迷恋中国国粹的日本男孩来到了中国的玉茗古镇,然后与人戏不分的昆曲女演员邂逅,这会发生多么动人的故事呢?这个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我的脑海里飘荡,我是多么想知道这个故事的一切,耳边却只有一个旋律反反复复……
日本男孩上书歉为完成爷爷的遗愿,来到中国的玉茗古镇归还残缺的半部《同梦记》,遇到了与世隔绝、生命里只有昆曲的邬墨夕,两人一见钟情。仿佛相遇之后才觉得对方赋予了自己生命的意义,而之前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了这场相遇。
昆曲中青衣的美不是能用言语来形容的,特别是上了妆之后的青衣,男孩一直在这种古典美之中沉醉着。他吹洞箫,一直吹的是《离魂》;她演旦角,始终都是杜丽娘。两人是不用言表的惺惺相惜、灵肉相和,就像是黛玉和宝玉之间发自灵魂深处的情感,那样美好纯净,黛玉曾说:“你不用说了,你要说的我已经都知道了。”这是最让我钦叹的境界,想必他们之间就是这种感觉。
然而世事永远不会甘于平淡,我看到旦角的红衣在暗夜的风中飞舞着,男孩的面孔开始变得凄然,不顾一切地追了出去。后来她的鲜血淌了一地,晕染了那本牵着两人魂魄的《同梦记》,她的泪水洗掉了粉墨,无论如何,有情的无情的都无法分开两颗相爱的心。结局是两个人生死携手,也许这就够了。
后来的剧情突然发生转折,据说是因为男孩与女孩之间横着无法逾越的国仇家恨。日军侵华的时候,男孩的爷爷杀死了女孩的奶奶,但这一切的一切都挡不住爱。最后的结局是扑朔迷离的,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里男孩和女孩为了缠绵悱恻的情双双赴死,梦醒了男孩依旧回到了刚来古镇的那条船上,转眼间看到了刚从桥上走过的女孩,只是在梦里似曾相识。
这是霍尊主演的一部电影,名字是《花落梦深处》。梦是一切的中心,《牡丹亭》是游园惊梦这场梦成就的,电影也是在梦里爱上一个人。(《同梦记》其实是沈璟根据汤显祖的《牡丹亭》改编的,如今只存残曲三支。)梦在我们中国古典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诗人有“梦里花落知多少”,影片的名字也许正与此相关。
为什么我会发现这部电影呢?其实,近来我脑海中一直回旋着霍尊的《梨花颂》,所以又去翻了一遍他的所有歌曲,其中就包括这部电影的主题曲《粉墨》,看了无数遍它的MV,因为它太有故事了,是那么地让我痴迷。
曲子一开头唱道:“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但求相思不相见,便胜过世间万千”。“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昆曲《牡丹亭》里的,但这后半句“但求相思不相见,便胜过世间万千”就值得细细品味了,我猜想是两个人在经历这么多之后,便想若没有这场相遇,一切纠缠就都不会有,各自平平凡凡地度过一生就挺好,至少对方是安好的。这就有些像仓央嘉措的《十戒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霍尊的这首《粉墨》实在是太动人,几乎包含了这两个角色的所有情感,虽然说我暂时还没法看到这部电影,但是听曲就能带给我很多感受,而且这首曲子加入了昆曲擞音的唱法,更与影片相契合。
MV中的旦角极美,她的神韵、一静一动都让人痴迷。因为我不久之前看了徐帆的《青衣》,这部讲述了一代青衣人生起起伏伏的经典剧作,对青衣的意蕴有了几分心领神会,所以对旦角很注意。我发现她扮上妆之后很像徐帆塑造出来的筱燕秋,更相同的是这两个人此生都只为青衣,她们一辈子都活在昆曲的世界里,却不用去演青衣,因为她们本来就是。
她口中的《离魂》是凄美动人的:“海天悠、问冰蟾何处涌?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甚西风吹梦无踪!人去难逢,须不是神挑鬼弄。在眉峰,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是否她也在期望能像丽娘那样死后还魂,然后一直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呢?男孩也一直在吹《离魂》,那样动情、那样如怨如诉。他懂,他都懂。
关于这部电影,我不能够再多讲了,因为我没能看到原原本本的作品,这是一直很让我遗憾的,所以只能一遍一遍地听曲,讲这些不着边际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