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想必,这样明丽的句子很多人都知道,它的作者就是林徽因,她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像诗中写得那样柔和,那样温暖。
林徽因是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她是民国的才女,和徐志摩有一段感情纠葛,最后嫁给了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金智霖因她终身未娶。
她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女人,也是一个传奇的女子。她的身上有太多的光环,她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可是你知道吗,她刚出生的时候,是不叫林徽因的,而是叫林徽音,声音的音。是什么原因让她下定决心,把名字改了呢?
1.弄瓦之喜
1904年的夏天,正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好时节,林徽因出生在浙江杭州,那一天是6月10日。
她的爷爷林孝恂,是太守之职。父亲林长民,当时只有28岁,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每天为了自己的理想忙碌着。她出生的时候,父亲并没有在家。
林徽因的出生,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欢乐,虽然她是一个女孩,但是林家人的思想都不守旧,并没有重男轻女的想法。
那时候的女孩大多没有名字,只有在结婚之后才冠以夫家姓氏,称作某某氏。
林徽因是幸运的,生于这样的书香门第之家,她不仅有自己的名字,还受到了当时女孩子想都不敢想的良好教育。她爷爷是光绪乙丑年(1889)的进士,自然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给孩子起一个有讲究的名字,还是信手拈来的。
2.徽音初见
中国几千年来,留下那么多美好的诗词歌赋,想从中为女孩子选取一些柔美素雅的名字,实在太容易了。
那为什么最后定为“林徽音”了呢?
徽音出自《诗经·大雅·思齐》:
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
徽音
,则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
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
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诗经里的这首诗,是歌颂周文王的,赞美他善于修身,懂得齐家治国。
而且诗歌里出现了三个女性的名字,她们就是“周室三母”,周文王的祖母周姜,文王的母亲大任,文王的妻子大姒。前六句就是对她们的赞美之词。
后世之人认为,周文王如此贤明,是因为他身边的这三个女人。他生命里最重要的这三个女人是那么端庄贤惠,他在这样的环境氛围里,言行怎会不受到影响,想不圣明都不行。
林家家长,是想借这首诗里女性的光辉和贤明,寄厚望于自家的孩子。在他们眼中,他们并不把林徽因当女孩,而是当成男孩子一样培养,让她读书知礼仪,让她出国留学长见识。当然她也不负众望,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终于活成人们眼中才女的样子。
在不久的将来,她在家庭中做到了相夫教子,而且在男尊女卑的世界里,也为自己取得了一定的位置,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学专家。
3.又见徽因
不仅如此,她还是一名出色的诗人。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 林徽因
当年的报刊杂志上经常会有她的名字出现,只不过在同时期,还有一个男性诗人林徽音,他们的名字经常被混淆,不明就里的人便傻傻分不清了。《诗刊》为此还在报纸上登出声明。
面对这种情况,林徽因首先站出来,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于是林徽音变成了林徽因。
她说:我倒不怕别人把我的作品当成了他的作品,我只怕别人把他的作品当成了我的。
通过这一改名事件,足可以看出林徽因的果敢和大气。
林徽因对改后的名字是这样解释的:她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不愿泯然于众人。
从字形上看,林徽因这个名字有些男性化,和她娇小的外形格格不入,但这似乎更契合了她坚韧不拔的性格。
林徽因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她经历了繁花与落寞,也收获了荣誉和辉煌。人活着的意义不在活得有多久,而是生命是否有质量。这一点,林徽因做到了。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