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随笔

当一块石头有了梦想。
这是我儿时看的哈佛家训的一篇文章。那个年纪的我脑子里有了许多奇奇怪怪的想法,这些古怪的想法没能让我过上父母希望的我该有的正常生活,我父亲留给我买了许多心灵鸡汤的书。那是我酷爱读书,什么书都读,每逢出门,都要走一趟书店,最开心的是买书。只是因为我看的书都受了父亲的限制,所以只能看一些正派的文学作品,这也给我后面要讲到的我的梦想很大的思维限制。
也许在偌大的文学世界里面,我们都只是一颗颗小石子,若是要堆积成让人心灵震撼的石山,或是落入大海惊起一涛海浪,都要通过很大也很漫长的考验。实不相瞒,自从高一的某次打击,我的追求文字与文学的道路已经有了三年之久的瓶颈期。没错,本文作者现在是一名大二的女青年,没有考上梦想的北大中文系,甚至我的专业也与唯一的梦想文学毫无瓜葛。额。。我是一名三本理工大学的电子系学生。。

我曾想过怎样的文字才算是优秀的,怎样的文章才算是能够流传于后世的优秀的文学作品。
儿时的我们读郑渊洁童话,读在麦田发生的各种故事,读玄幻的小说,也在课堂上读鲁迅,在老师推荐下读张晓风散文,读文化苦旅,再大点,我们开始迷郭敬明韩寒,从笛安的文字中感受成长的痕迹,红楼梦水浒传也一遍遍感受。太多太多的书充斥了我们的同年和青春,那时的阅读,也许并没有读懂,又或许因为个人经历能在别人的故事里捕捉着属于自己的心情。但真正阅历多了,真正能在书中体会到真谛的这时的我们,看的更多的是专业书,要不就是微博,微信上倒腾,偶尔在简书上看点生活中用的小鸡汤,或是在知乎上的科技控。
真正的文学作品,好的文学作品,与我们这些与文学无缘的人们,又拉长了距离。
也许大人的世界不需要太多的文学故事,也许柴米油盐,生活起居,才是生活的中心。

高一时文学社的学长曾对我说过一句话,一篇好的文章,必然有它独有的灵魂,一篇文章的灵魂,就是作者把想要传达的东西写进文章里。
这句话对我影响颇深。那时我的文字散漫又随心所欲,只苛求词藻的华丽,却忽略了文章的中心,没有灵魂,只有寄托。。谨记了他的一番话,我的文章才慢慢有了起色,虽然并没有更多的进步和造诣。
如果说现在我写文字单纯只是对文字的偏爱,也有愧于心,谁人不需要读者?不需要评判?
额。。希望大家也能给我一点意见和写作上的建议。。
我也想知道,一块石头有了梦想能走多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的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这样一个知识点。怎样解决高度塌陷和什么叫做BFC模式。首先什么是高度塌陷?简单的来说就是在没...
    4002e77da320阅读 426评论 1 3
  • 第一天 1.关键字 在Java中关键字是不能设置成为变量名、方法名、包名、类名的! 2.标识符 程序员自己定义的名...
    炙冰阅读 552评论 0 0
  • 每个老师都是那么有气质,那么有修养。 既然不能选择,那就好好坚守。坚守自己的目标,付出努力,成家后责任心才更重。教...
    破茧成蝶我最棒阅读 410评论 1 0
  • ——致我青春时光里的一位朋友 一条路 我漫无目的的走着 我看见远方 出现另一条路...
    摘绘森系阅读 189评论 0 2
  • 再读《简·爱》。 合上书,回忆起来的却是简入住孤儿院第一晚的倾盆大雨。 开头就透出英国冬天里潮湿阴冷的气息: “早...
    Anitaanina阅读 934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