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同事聊天,说到了孩子,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教育人,自家的孩子都教育不好,如何教育别人家的孩子呢?
想起以前的的同事,他把自家的孩子教育得特别优秀,老大18年高考600多分考上了西北工业大学,这孩子初二时候,我教过。不爱多说话,自己也不给自己施加学习压力,初三时候一篇《指尖上的回忆》获得学校特等奖。
今年,他家老二上初一,假期中,他每天早上带孩子去学校操场踢足球,培养孩子运动习惯。作为一个父亲,他的这种陪伴让孩子幸福温暖,孩子怎么不努力上进呢?
可反思自己,一心扑在学生身上,自家孩子照看不得,有时候开会后还要提前进班,撇下孩子一个人在大冷天的校园里。想想真是愧疚。周末想着好好陪孩子,可一周的劳累如附在身上的魔咒,见床就迷,这种状态还怎么陪孩子?
聪明的农人看着别人家田长的好,就会想办法除草,施肥,护理,让自家的田长的更好,可自己却不管不问,不负责任。光羡慕别人家孩子有用吗?虽然纪伯伦说过: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但是他们作为我们生命的延续,我们应该有责任,把这延续的生命打造更好,所以,做一个智慧型的教育人,应该先教育好自家的孩子。
“子不教,父之过”,可现在的男人为了这个家在外辛勤打拼,教育孩子的任务都落在了母亲身上。不要觉得母亲没法教育孩子,古代的孟母教育出来的孟子不是成了亚圣吗?为了孩子不辞辛苦,三次搬家,形象说教,剪断布匹;宋代的岳母,为了让孩子能担当有抱负,刺字于儿背,警示并教育。现代朱德的母亲教育孩子努力读书,支持他坚定党的事业,这些平凡母亲的身上都有一种博大的智慧,那就是懂得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以此教育孩子的大格局。
我们作为普普通通的母亲,不求孩子将来“闻达于诸侯”,最起码孩子将来体格健康,为人善良,工作上进,富有责任心就行。
种好自家的田,就多陪伴,多用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