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忆念

每个失去文化的节日都是没有灵魂的,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根本,即将到来的端午节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习俗,而这些不同的习俗背后都是一个地域的文化根本。我是土生土长的甘肃人,走进了城市,过着不咸不淡的各种传统节,似乎很难找回儿时的节日感。每当佳节,总会想起故乡的种种。

我小时候的端午节,没吃过粽子,但是有更多的内涵和意义,而那些只存在在我的记忆中,在回想,我怕到了我们的后代他们只能过这种不咸不淡的端午节。又是一年端午节,突然觉得过节跟不过节是一样的,因为不在显得那么重要,再也不像孩子一样因为过节了,有多么的开心,反而有些烦躁和苦闷,因为过不过节都是一个人在比较陌生的地方,特别是信息流通较快的今天,反而容易被朋友圈的各种晒图,勾起很多很多的往事。

插柳条

记忆中儿时的端午,总是充满欢乐和幸福,因为除了门头插满柳条外,还可以系花绳子、吃很多好吃的等,小时候对端午插柳条没有什么概念,后来知道插柳条的寓意就是祈福全家平平安安的说法。但是对系花绳子比较清楚,因为那会爷爷奶奶就会说,不系花绳子就会被长虫(蛇)缠脚,端午前一天脚脖子和手腕上啥都没有,但是端午的早晨醒来就会发现,脚脖子和手腕上都会有很多花绳子。记得端午前一天,奶奶和妈妈就会做一些看起来特别好看的饼子,用刀切成各种各样的花纹、还可以用奶奶做针线的顶针压出好看的花纹,尽管饼子和平时的没有多大区别,但是就因为有不同的文案,感觉并平时的饼子好吃多了。

香包

老家端午节的风俗还是比较多的,尽管没有南方城市赛轮舟活动的热闹,但是有很多传说都是伴着自己长大,比如说是在端午节的清晨去放牛,据说端午节当天牛吃了带有露水的青草,会长的更加健硕、耕地有劲,也有传说,用端午节的露水洗头,头发会长的更快更黑。但是现在的乡下没有以前的那么有乐趣,因为很多人都离开农村进城了,家里只有老人再也不会过一个比较浓重的端午节了,老家对吃粽子好像没有多大的概念,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花饼子

记忆中,已经很久很久都没有在家过端午了,对过节已经没有多大的概念了,有的时候也很挺无奈的,就是因为自己距家太远了,更不能在平时过节的时候回家看看,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回家看看,看看久违的老家,听听故乡的声音,闻闻故乡泥土的味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