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组统计数字,说是我们国家的离婚率已经远超英美,至少从这个指标来看,已经达到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水平了。我不由叹口气,总觉得这组数据有很多可以商榷之处:比如说很多城市里的二套房政策,比如说农村里男多女少的现实等等,但是不容讳言,由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执行力十足的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培养了一批娇生惯养的娃,他们唯我独尊的性格和脾气是早就离婚率高居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前段时间好友的孩子结婚一个月就离婚了,当时他们婚礼可是极尽奢华,在济南最高档的饭店,每位宾客更是298的饮食标准,男方买房女方买车都是高档的,说起离婚原因很可笑,结婚当晚看随份子的礼薄,双方比较谁家收的礼金多,然后讨论财政大权问题,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次日继续大战,女孩干脆跑回娘家不回新房了,几经周折双方互不相让,终于在满月的时候双方去民政部门办理了离婚手续,夫妻共同财产几乎没有,这倒是干净利索,不过细想之下让人不由叹息一声,似乎他们结婚的目的就是举行一场盛大的双方亲友同事见面仪式,然后偃旗息鼓各奔前程,这种所谓的爱情有意义吗?
后来听说男孩宣称:爱或者不爱都不要紧,重要的是尊严。我不觉得他们在结婚前没有相处过一段时间,难道很多问题非要到这个阶段才暴露出来吗?你不会是结婚后才感觉自己有了尊严吧。其实这就是两个人的自以为是的脾气罢了,都认为自己不可或缺应该站主导地位,谁都不肯退让一步,好吧,也许早散比以后更巨大的冲突要好呢。
我所有结过婚的读友们都应该很清楚,可能有完美无缺的爱情,但绝对没有不磕磕碰碰的婚姻,盲婚哑嫁是有一定道理的,双方结婚后就要学着适应对方,该看见的看见,该容忍的容忍,如果非要斤斤计较,那样的婚姻就是一种修罗殿了。
我有个初中同学,曾经有过一段属于自己的感情,后来他却娶了别人,年轻的时候他找过我很多次说要离婚,说和现在的妻子没感情,但是一年年熬下来,他现在已经做了爷爷,早就不提什么感情不和的事情了,有时候人就像机器,并不是天生就一套一套,不合适可以磨合,往往磨合期过后反而成了绝配了呢。大家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慢慢改变自己可能就是一片新天地。
多少婚姻不是输在没有爱情,而是输在压抑不住自己的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