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眨眼,2020年即将进入最后一个季度。
年初确定的目标,要减肥练出马甲线,要背单词学英语,要考资格证,要每周读一本书,都并没有实现。
只有限于疫情,日渐增长的体重。
一定是我意志力不够,内在驱动力还不足,执行力不强,计划做得不够详细……
直到读了这本书,才发现,意志力,是靠不住的,我们的行动并不是靠意志决定的,人类也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也就读了五六遍吧,今天跟大家推荐《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豆瓣评分7.3。
作者石田淳,研究“行为科学管理”第一人,日本株式会社WILLPM
International创始人,他将科学分析人类行为的行为分析学和行为心理学方法改进为“行为科学管理”方法,该管理方法广泛应用于日本和美国的企业,成效显著。
这本书从重构认知、确定行动、强化结果三个步骤,解释了如何养成行为习惯,进而实现我们制定的目标。
第一步,重构认知,承认我们的非理性和认知偏差。
第二步,确定行动,唯有行动才能导向结果,让行动可执行。
第三步,强化结果,让我们自发地重复行动,坚持到底。
第一步,重构对意志的认知,通过行动来评价自己。
相信你也有这样的经历,原本信誓旦旦决定每天去跑步,买好了运动服和新跑鞋,结果跑没几天,就放弃了。
偶尔想起来了,发现天气不太好,健身房有点远,疫情的余波还在,种种迹象表明,不宜出门。
所以你也没坚持下来。
你开始想,是不是自己不行,意志力太差,没有毅力,要不然为什么会做不到呢?
然后就开始自我怀疑,陷入这些想法的漩涡中。
作者认为,这些认识都跟事实不符合,属于“认知偏差”,源于每个人每天都会出现的无意识的自动化思考,每天出现700次,而且基本都是负面思考。
那么我们应该建构起怎么样的认知呢?
首先,我们之所以难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是因为“影响人类行为的并非意志而是行为的结果”。
比如,戒烟的人,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难以戒掉,并不是因为意志薄弱,而是因为吸烟会立刻得到快感。
这种“即时”的结果会让人去重复这个行动。
比如,很多女生知道奶茶糖分超标,容易长肉,但是想戒又戒不掉,是因为喝奶茶会让人获得“即时”的快乐,所以经过奶茶店,还是会凑过去。
但是真正我们想做的事情,往往是无法立刻得到好的结果的,比如跑步,比如阅读,比如护肤,比如背单词。
无法立刻得到好的结果,就无法让人自发去重复这个行动,而不坚持,自然就难以实现量变到质变的突破。
其次,能够帮助我们取得成功,实现改变的,是“行动”,而不是“想法”“意志力”“积极思考”等。
只有改变行动,才能改变一切。
作者认为,“一切结果都是行动的积累。好的结果是好的行动不断重复带来的,而不断重复坏的行动只能带来坏的结果”。
“不断重复”就是我们常说的“坚持”和“习惯”。
行为分析学就是针对“行动”进行分析,“行动”才能导向结果,而意志和认知都是行动的一部分,通过其他的行动可以改变意志与认知。
我们都希望得到“意志力坚强,坚忍不拔”的评价,但是人们做出这些评价时,关注的是我们做了什么事情,取得了什么结果。
那么我们也一样,我们向自己展示的,应该是通过行动,取得了好的结果,而不是自己坚强的意志。
如果我们承认,我们往往意志力薄弱,难以坚持做一件无法立刻看到好的结果的事情,也不过是承认了我们是人类而已。
作者认为,不依靠意志,我们是可以改变我们的行动,并坚持下去,实现改变自己的目标。
听起来是不是轻松又愉悦?
这就是行为科学管理的核心。
第二步,确定行动,让行动可执行。
越认真的人,越无法忍受模糊的词眼,因为它让你无从下手。
比如,如果领导把你写的报告驳回了,告诉你,“你再好好想想”,没给修改意见。
你的内心os可能是:我还有啥好想,我能想到的我都已经写了。
比如,家里停电了,妈妈让你去把衣服手洗了,跟你说“随便洗洗就好了”。
第一次洗衣服的你一脸问号:随便洗是要怎么洗?洗到什么程度?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自己提出的指示,更要具体。
作者认为,“只有当行动符合MORS法则时,人们才会清楚地知道,应该如何行动。”
什么是MORS法则?
M=measured,可测评的。
O=observable,可观察的。
R=reliable,可靠的。
S=specific,明确的。
比如,“每天去跑步”,就不可测评,因为没有可以量化的数据。
比如,“每天慢跑45分钟”,就比较明确了。
而如果我们告诉自己的是,“每周去健身房三次,每次去二号跑步机按照4.7km/h的速度,跑45分钟”,这个行动就非常可靠了,可重复。
说到这里,你可能就懂了。
当我们有了具体的目标,分解成小的项目,再往下分解成计划,最后是一小步一小步的行动。
行动是最需要我们精心设计的,按照MORS原则来设计。
第三步,强化结果,让我们自发地重复行动,坚持到底。
作者认为,无法取得理想结果的原因只有两点:
一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二是虽然知道应该怎么做,但是不知道如何坚持。
假设我们已经通过第二步,开始了我们的行动,这里作者还补充了一点,开始的关键在于“降低行动的难度”,让自己觉得尝试一下是可以达到的。
那么我们如何坚持下去?
这里作者提出了ABC模型,用来解释人的行为和结果的关系:
A=antecedent 先决条件,前提条件
B=behavior 行动
C=consequence 结果
前提条件是指引发行动的环境。
比如有朋友邀请你一起去跑步/你买了漂亮跑鞋/楼下新开了健身房,你办了卡/你最近体重增加了,有点慌…
这些前提条件,促使你去采取行动,你决定去跑步。
但是,敲黑板,作者强调:
只有前提条件,无法使行动多次重复。
但是积极的结果可以,如果行动的结果让人愉悦,那么我们便会考虑继续这样做
比如说,在朋友的种草下,你吃了某家的豆乳,觉得没有奶茶甜腻,而且豆香沁人,糖分不高,比较健康,你很喜欢。
这些便是结果。
那么很可能,下次经过这家店,你还是会去点一杯。
但是,如果你试了另一家店的杨枝甘露,第一次觉得惊为天人,第二次觉得苦,那么你三次,你还会买吗?
很可能,不会了。
我们知道,跑步,是无法立刻产生好的结果的。如果跑步之后,体重立刻就下降了,血脂血压都得到控制了,皮肤和状态也好了,那大家都会有动力坚持。
可是,现实是,你跑了一周,可能都没什么变化,你还累了。
所以,我们根据ABC模型,为了让我们可以重复这个行为,我们可以增加前提条件,比如约上小伙伴一起去跑步,但是更需要自己给出好的即时结果,也就是给自己一些肯定和奖励,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喜欢的东西作为跑步的奖赏。
比如说,如果坚持3天跑步45分钟,那么我们再去尝试新的品种,这样,你是不是就有动力坚持3天了呢?
也许,你会想,物质奖励是不是太low了,这样真的可行吗?不会让人反而体重增长吗?
这里,作者指出,物质奖励是一种开始,让我们可以坚持一段时间,往往我们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会产生“我能够做到”的成就感,而且也看到了跑步的成效,这才是最关键的。
“只要能获得成就感,人们就会更主动地采取行动。”
这里的“更主动”,就是说,哪怕后面没有物质激励了,我们也会自发地去做。
如果你的坚持,帮助你养成习惯了,那么我们也许一天不跑,就会觉得不舒服呢。那你离目标就更近一步了,你在自我管理的路上就往前迈了一大步。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书中还提到了如何保持正念,觉知到“认知偏差”,保持客观理性。
读完这本书,让我想起两个场景:
一是学生时代,成绩好的学生,会获得表扬,奖励等积极的结果,也比较容易有成就感,会促使他继续认真学习。
二是一些国企工作,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会遭到其他同事的排挤,待遇不会得到相应的提升,领导不会肯定你,反而会给到更多的工作任务,也就是说没有积极的结果,所以,他就不会继续保持高标准的工作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