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叙事者群推荐的假期阅读书目是岳南先生的《南渡北归》。近两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愧于未能全部读完,将抽时间把剩下的部分阅读完。
所谓“南渡北归”,是指抗日战争期间大批知识分子冒着炮火从中原迁往西南,然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全书共分为《南渡》、《北归》、《离别》三部曲。整部作品卷帙浩繁,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书中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被称之为“首部全景再现中国最后一批大师群体命运剧烈变迁的史诗巨著。”
《南渡北归》这一部巨著当中,我们见证了无数大师级知识分子的命运,感动于大师们的民族气节和精神,更有感于他们的治学、求学之严谨。他们在艰难岁月中坚持学术研究,在朝不保夕的困境中,依然做出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华罗庚在半间黑屋子里完成了《推垒素数论》,成为数学领域丰碑式的巨著;童第周在四川李庄的茅草屋中完成青蛙卵细胞剥除手术,震惊欧洲生物界等等,不胜枚举。从北平到长沙,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到李庄,颠沛流离的时节,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时代如何更迭,风云如何变幻,不变的是对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不变的是对文化、研究的孜孜以求。
《南渡北归》记录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这种生命的激情无时无刻不感染、打动我们。何其沣在西苑成立了“北平大中学生暑假军事集训队”,组织几千名大中学生进行集训。作为集训总队队长的何基沣和学生朝夕相处,被学生的爱国热情深深感动,铁心抗日。当他受命从北平撤离时,北平市民因不满与愤慨没有人为之送行,唯有年轻的学子们跟在队伍后面送了一程又一程。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眼看离北平城已经很远了,天空渐渐暗了下来,只有西方天际透着一丝血色的微光。夹杂在队伍中的何基沣于心不忍,策马冲出队列,勒住马头,侧转身,望着紧跟在队伍之后满面悲情的学生们,热泪盈湿了眼眶。泪眼婆娑中,他突然看到那高高举起的分明是学生们用自己的鲜血书写的标语:“何基沣将军不要走!”“抗战到底!”“我们要从军,与日寇决一死战!”“何将军与一一○旅将士不要走!”“北平不能丢!”“………”
“同学们——!”何基沣旅长的声音已经嘶哑,他抬头挺胸,强行抖了一下精神,用最大的气力继续喊道:“同学们!北平——,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
话到此处,何基沣哽咽不能语,他抬手向学生们敬了个标准的军礼,溢满眼眶的泪水倾泄而出。随着一阵旋风刮过,坐下战马的长鬓迎风飘动。何基沣趁势抖动缰绳,枣红色的战马前蹄腾空,马头蓦地仰起,在急速旋转中冲乌云压城的长空一声短促的悲鸣,载着泪流满面的主人箭一样向前冲去。身后,甩下了一座正在陆沉的千年古城和沉浸在惊恐迷惘中的芸芸众生。读及此处,不禁热泪盈眶,为学子们的爱国热情和何基沣将军的百转柔肠落泪。
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蔡元培、胡适、李济、傅斯年、梁思成、林徽因、鲁迅等等,一位大师之名,犹如最耀眼的星星,光芒四射,照亮了那个时代,也将照亮、温暖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