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桥接模式之前我们先看下面一个场景
看见上面的图大家马上想到的就是使用继承实现上面的场景,使用继承肯定没有错,但是大家仔细想一想,加入要新增一个品牌或者一种电脑类型,是不是每一个电脑类型或者每一品牌是不是都需要改动,那系统的扩展性就出现了问题,也违背了面向对象开闭原则的设计,那有没有更好的设计方式来实现呢,就是我们下面要学习的桥接模式。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桥接模式的UML图:
通过上面我们可以看到桥接模式将左边的抽象部分Abstraction与右边的实现部分Implementor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的变化,各自维护,使的系统符合单一原则。桥接模式让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关联起来,这个关联类似一个桥梁,故称为桥接模式。
Abstraction(抽象类):用于定义抽象类的接口,和Implementor和聚合关系,其中需要定义一个Implementor类型的对象
RefineAbstractionA(扩充抽象类):继承Abstraction,扩充Abstraction定义的接口,是一个具体的类,实现Abstraction里面的接口,也可以调用Implementor中定义的业务方法
Implementor(实现类接口):定义实现类的接口,该接口不需要与Abstraction接口没有必然联系,不必与Abstraction接口保持一致。Implementor定义了基本操作,Abstraction定义复杂操作,通过关联关系,Abstraction同时具有复杂操作和基本操作。
ConcreteImplementor(具体实现类):继承Implementor,实现Implementor里面定义的方法
桥接模式处理多层继承结构,处理多维度变化的场景,将各个维度设计成独立的继承结构,使各个维度可以独立的扩展,比如上面的电脑结构图,一个维度是品牌:联想、神州、戴尔;一个维度是台式电脑、笔记本、平板;UML如下:
代码如下:
Brand的抽象类使用协议实现:
@protocol BrandProtocol
- (NSString*)brandName;
- (void)saleBrand;
@end
联想品牌类:
#import "Lenovo.h"
@implementation Lenovo
- (void)saleBrand
{
}
- (NSString*)brandName
{
return @"联想";
}
@end
ShenZhou品牌和Dell品牌类类似,只是品牌名字不一样
台式电脑类:
@interfaceDeskComputer :NSObject
@property (nonatomic, weak) id<BrandProtocol> brand;
@end
#import "DeskComputer.h"
@implementation DeskComputer
- (instancetype)initWithBrand:(id)brand
{
self= [superinit];
if(self) {
_brand= brand;
}
return self;
}
- (NSString*)computerName
{
return [NSString stringWithFormat:@"%@%@",self.brand.brandName,[self computerType]];
}
- (NSString*)computerType
{
return @"台式电脑";
}
- (double)computerPrice
{
return 0.0;
}
@end
笔记本和平板类同上,只是名字不同
调用:
Lenovo*lenovoBrand = [[Lenovoalloc]init];
LaptopComputer *computer = [[LaptopComputer alloc] init];
computer.brand= lenovoBrand;
computerNameLabel.text= [computercomputerName];
代码请见:https://github.com/steven2008/DesignPattens.git
如果使用装饰设计模式的话,装饰者模式介绍见:学习iOS设计二:装饰模式,代码我就不写了,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写或者和我交流,UML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