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差阳错的缘故,自己糊里糊涂就做起了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相信许多朋友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也许你曾看过某某手机软件上的极速借款介绍,也许你被某某数码产品店里的业务员当做潜客户推销过。
近几年来,小额贷款业务迅速发展,相关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方面,解决了大家消费难和融资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因种种问题而饱受争议。作为一名一线跑腿人员,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自己遇到的个别情况。
客户甲,某工厂蓝领,九零后,工作稳定,虽然说不上已经迎头赶上本市平均工资水平,但是也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可最近,因为谈了女朋友的,各项花销便直线上升。在这个找女朋友比找工作难上百倍的年代,自然不能因为这点小钱而每天被迫吃“狗粮”。于是,他便办理了一个只有四位数的小额贷款。我们笑谈“好借好还”,气氛甚是融洽。
像客户甲这类的蓝领还有很多,小额贷款的便捷确实解决了他们一时的困难。他们资质较好,并且重视自己的信用情况。与此相反,客户乙便试图“拆东墙补西墙”。
客户乙,也是工厂蓝领,八零后,工作不稳定,交了一帮酒肉朋友,有时玩把“扎金花”。这些是事后他和我聊到的)。刚开始接触时,他开门见山说道,自己办过信用卡,有过短期逾期,事后及时补上了。现在手头有点紧,想暂时借点小钱用一下,发完工资立马补上。我也直言不讳,告诉他,情况有点特殊,我先帮你递交资料,批不批就看公司那边的后台审核了。由于他曾办理过相似业务,所以资料提交可谓顺水推舟,很是快速。
提交完资料, 他递给我一支“利群”,我们在那儿闷头抽着。说实话,我是希望他能通过的----前提是他的逾期状况不怎么严重。
“利群”快要抽完的时候,他的手机闷声闷气地“嗡”了一声。打开看时,失落的表情在他脸上蔓延开来。与此同时, 我看到了他手机上的好几个金融借款软件-----某钱乐,某贷宝,闪电某宝,心中咯噔了一下。
他猛抽了一口“利群”,跟我说道要去上班了。我木讷地点了点头,回答道上班要紧。
的确,所有的小额贷不论宣传得如何“老少皆宜”,如何“惠及大众”,其原则也是“救急不救穷”。如果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唯有埋头苦干才是最佳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