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阅读思考与启发(1)

五月,注定是色彩缤纷而温情雅致的。有百花齐放,有温馨母亲节,有逐渐升高的气温,还有我又长一岁的生日。

35岁+,在我看来,多长一岁,不是老去,而是收获不一样的成长。永远都不要停止对自己的探索和对世界好奇。

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被罗胖的自荐书《阅读的方法》安利以来,我已经沉浸在阅读的快乐欣喜中不能自拔,每晚睡前必读。也由此,我开始放心大胆地去联接那些若隐若现的知识记忆和思考。

借007作业平台,我想和战友们分享近日来的以下思考和启发。

1、先做好自己,才能做个更好的母亲

每当我情绪上头,急切地想要回老家拍娃带娃时,有一句话总能及时地将我拉回现实——“孩子不会变成你想要的模样,而是会成为你在他们面前表现出来的样子。”多么清醒冷冽的一句话,让我瞬间回看自己一眼,我凭什么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和长远的幸福?

如果我真的想要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我首先得做好我自己,做好快乐自信、积极向上、勤于进取的表率,才能潜移默化中给到孩子榜样的力量。我这个母亲,才不至于成为像自己母亲那个年代的人一样,只能给到孩子吃饱穿暖的浅层关怀,才算得上是跟上了时代的进步。

2、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整块的事,而不是打碎整块的时间做碎片化的事

这个观点来自于《辉哥奇谭》公众号,我偶然看到,惊呼“牛人的做法,原来如此”。在我们已经无法跳出的碎片化时代,最好的做法,不是人为阻隔,强行压制,而是与之共舞!就像我们用大脑最好的方式,是让情绪脑和理智脑搭配干活一样。

所谓“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整块的事”,用我自己的经历来举例,就是每天午休前,抽出15分钟时间,在得到APP看一本电子书,结果,原来放在书桌上一两个月都看不完的纸质书,两三周就看完了,而且我还随手做了电子笔记,随时可查看自己曾被触动的点。

这是极好的事,连我自己都没意识到,原来我完成了一个如此了不起的自我挑战!

由此,我们可以延伸,如果想用业余时间学会某项技能,考取某个证书,完成某个兴趣项目等等,这样,完全也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也大大降低了只能死死抓住某一大块时间才能开动的难度。

相反的,在此之前,我就习惯于“打碎整块的时间做碎片化的事”,吃完午饭到下午上班,期间明明有45分钟的自由时间(除去午休半小时),而我却是无所事事,一会儿和同事闲聊,一会儿逛逛某宝,一会儿又刷刷短视频,转眼间,时间就没了,一天过完也没有感觉收获到什么,典型的消费型“杀时间”。

3、人脉,不是你能找到多少人帮你,而是你能提供帮助的人

这是我在得到知识城邦里偶然刷到的,这也颠覆了我的认知。就像很多人以为的,我能找到一个牛人帮我什么忙,那我可就算得上拥有这条人脉了,其实大错特错了。

刘润老师提到,在他看来,以请人帮忙的心态,牛人是请不来的,就算真是因为欠你人情而施与帮助了,那其实你也只是在消耗人情。对应的,如果你想法设法讨好别人就是为了某一天能帮到你,这种状态其实也是极其卑微的。

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价值付诸到别人身上,这才是经营人脉最基本的方法和逻辑。

那么,首先也是最重要的,还是要磨砺个人能力,呈现出能帮助他人的“价值”,你才能够发光发热。同时,你也要永远相信自己,每进一步就会有进一步的力量,把你知道的一切无私分享出去,你就会积累自己的人脉。

当你足够厉害的时候,自然就会认识到你理想中的“牛人”,获得更广、更高质量的人脉。

真正的人脉,不是向上仰视,而是平等相遇,以及向下兼容。

4、好的睡眠,可以帮助我们消除负面情绪

这是来自于《我们为什么要睡觉》一书中的理论观点。我被其中的几个点触动极深,尤其是我今早醒来,回忆起梦境里父母恩爱相互关心的场景时,那种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出现和满足的幸福感油然而生,感觉也不再那么沮丧失望。

书中提到,如果我们有过悲痛或者惊恐的经历,快速眼动睡眠中做的梦可以帮你重温那些记忆,也许画面是错乱的,但是我们不会在梦中再次感受到那些痛苦的情绪。那些你生命中的重要事件,不会被你遗忘,但睡眠可以帮助你卸下情绪负荷,剥离事件本身,从而对我们实现平复和疗愈。

所以,好好睡觉吧,保持充足的睡眠,保障高质量的睡眠,好好珍惜上天赐予我们的这项本能。

你对别人有多好,别人不一定知晓;但是,你对身体好一点,它就会加倍赠予你更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