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6

读完本文约需45分钟


大家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崔玉涛。


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分享一本书,叫《和爸爸一起玩》,是两个韩国的爸爸写的书。这本书看起来特别有意思。有意思在哪儿呢?随便给大家翻一翻,你看,全是各种游戏,而且游戏讲得非常清晰。所以今天给大家讲这本书,有一点点的乐趣,乐趣在哪儿?跟孩子一起玩,就是我们说的乐趣点。


一 为什么是和爸爸一起玩?


为什么专门讲爸爸跟孩子一起玩?难道妈妈不应该吗?家里别人不应该吗?都应该。但是因为现在的爸爸都特别忙碌,爸爸的工作压力很大,在家时间待得又比较短。会不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孩子长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对爸爸开始有一种陌生感?


有一天我碰上了我一个老同学,他的女儿也生了一个小宝宝,小宝宝两岁了。他跟我说了一件事情,他说:“当问到小宝宝,‘你爸爸干嘛去了’?回答就是两个字:‘加班’。他的印象中,爸爸永远在加班中。那爸爸真的就不回家吗?肯定不是。

这个时候,爸爸没有参与劲头的原因是什么?因为爸爸自己很忙,家里又觉得爸爸真的很忙,也没有必要非让爸爸参与。所以我跟我同学说,那你为什么不让你女婿来参与呢?他回答:“太忙了,我看着都心疼”。是,我们都理解。但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了爸爸这块的关注,是不是有些遗憾,会不会有一些问题呢?


所以我特别欣赏这两位韩国的爸爸,能够把他们跟孩子交流中的一些体会,特别是能用游戏的方式,来增进爸爸和孩子之间的这种关系,所以我才说我讲讲这本书。


在讲这书之前,我们去聊一聊,爸爸在养育中的角色。大家都说养育中缺不了爸爸的角色,但爸爸的角色在家庭养育中的地位是什么?总体来说,我们的家庭分成了妈妈、爸爸和老人,或者还有保姆、月嫂,所谓的两个“派别”,或三个“派别”、四个“派别”,这“派别”用得不太合适,但就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会有三个派别、四个派别呢?因为妈妈和爸爸对待孩子、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往往是不太相同的。爸爸属于相对比较冷静;妈妈属于相对比较感性;老人属于相对比较溺爱;而月嫂、保姆是相对职业化。所以这个是不一样的。


妈妈感性,一旦觉得孩子有点什么事情,心里都特别焦虑。平常家长带孩子来我这儿看诊的时候,都会说:“我好紧张”。我说:“这孩子有什么问题?”“我就怕他有问题!”。你看,“怕”字当头,很多时候都是“怕”字在做怪。那你说出生后,一个月之内的小宝宝新生儿,或者是六个月之内的小婴儿,家长这个“怕”字当头我都理解。但到了孩子三岁、五岁了,甚至更大一些了,怎么还怕呢?因为家长从小养孩子,尤其是妈妈就是在“怕”中养孩子。我总结了一下,叫“诚恐诚惶”养孩子。


爸爸不是,爸爸相对比较冷静,但是爸爸的冷静处于两个思想的一个交织。为什么叫两相交织?爸爸本身冷静,能看出很多问题的真正的本质,但妈妈感性,爸爸对妈妈的爱和尊重,导致他不能把自己的这种理性的东西完全释放。所以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我跟妈妈讲,这个孩子其实没什么问题,这个事情是由于什么原因的时候,爸爸紧跟着就一句话:“你看,我也是这么说的吧,我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妈妈经常回复一句:“那你怎么在家不说呀”。


今天不是挑拨夫妻矛盾,而是说常常有这样的情况,爸爸因为看见妈妈在养育中这么焦虑,看到她这么辛苦的时候,往往不能够轻松地把自己的这种直观的、或理性的东西释放出来。而老人更多关心的,都是那些细节的东西。当然月嫂、保姆是职业化的,她以完成她的工作,或者可以叫“以出色完成工作”作为前提。


那这个时候我们才说到,在家里真的可以说,比较冷静的是爸爸。那爸爸在养育中的地位是什么,这个我们要提出来。当然了,我们不是说让爸爸代替妈妈,也代替不了,老人代替不了,月嫂、保姆更代替不了。但是爸爸是不是要有一定的单独的时间,跟孩子交流。

所以我们经常跟妈妈讲,你不用那么紧张,你是不是可以让爸爸单独跟孩子待点时间呢?家长说了,他待着干嘛呀?我说可以做游戏。做什么游戏呀?所以今天这本书就告诉大家了,爸爸跟孩子单独待在一起的时候做什么,能不能做游戏?


当我们跟很多爸爸交流的时候,爸爸马上就回复了一个情况:做游戏?我给他买了很多玩具!所以,听出来了没有,我们现在很多很多的朋友,对玩具和游戏其实是有些混淆的,认为“做游戏就是给买玩具呗,我花钱没问题”。特别是现在很多爸爸,为孩子舍得花钱,到处可以买,甭管是网上、线下。甚至我见过很多在机场的时候,爸爸在那个机场店里头,给孩子买玩具。


但是这个玩具拿回家,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呢?有些爸爸就跟我说了,“我们家孩子,让我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每个玩具玩不到20分钟,就不想玩了。所以我们家一大堆玩具,好像没有几件是孩子能够长期玩下去的。”但是今天我们讲的这个,可不是玩具,而是游戏。


那游戏是要我们互动来做的,不一定非得借助于一些玩具。那怎么做?我们要知道,其实在我们跟孩子交往的时候,我们忙碌的爸爸们,在你真的工作压力大,甚至喘不上气的时候,回家是你最轻松的时刻。也就是说,我们今天讲的是你在最安全的港湾的时候,怎么样跟孩子进行交流,使你的压力骤减。


我们做过很多这样的实验,让爸爸回家跟孩子玩游戏,爸爸说:“好像我现在觉得生活绚丽多彩多了,不再是工作、工作、工作,永远就是工作、工作、工作,回家就恨不得真的不想说话。”


我自己也有这种感触,有时候真的很累的时候,回家不想跟家人说话,对他们没有任何意见,就是不太想说话了,就觉得好像我这点力气都用完了。但当我有小孙子以后,好像见到我小孙子,突然就觉得什么累都没有了,跟他交流好像特别容易,好像我愿意跟他交流,同时跟家人交流也很容易了。所以这个就是抓住孩子的天性,跟我们交流的这种天性,其实爸爸的压力也会骤减,这样的话对你的工作、再继续工作,肯定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是意义。


那我们现在30-40岁的爸爸,你们现在事业基本上稳定了,生活也基本上稳定了,有孩子了。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时候,你们是不是要想一想,当你小的时候,都需要家长给你做些什么。只是给你买玩具吗?只是给你出钱,让你自己去看电影吗?只是给你一些钱,让参加班级的活动去上游乐场吗?是不是你有意愿想让爸爸妈妈参与,特别是你有没有隐隐约约地觉得,爸爸要参与的话是最好的。


我们知道,其实宝妈平常带孩子真的很累,爸爸如果回来能帮妈妈一把手,可能不是帮她干具体的活,而是帮她看看孩子,是特别有帮助的。你看孩子的过程中,孩子是非常愉快的,你也是非常愉快的。妈妈是不是因为看到此场景,心情一舒畅了,她是不是也变得愉快,是不是劳累也能解除一部分?


再有,我们在玩亲子游戏的过程中,是不是要充分考虑家庭的环境,而不要说靠什么玩具。随便一个手绢、随便一个小饮水瓶、随便什么东西,是不是都可以玩出一些游戏呢?即使没有东西,徒手能不能跟孩子玩一些游戏呢?


最近我们在看诊的时候,我看见很多爸爸妈妈都很疲劳,因为大家都知道,新冠以后的好多时候,大家上班的机会少了,就是说上单位的时间少了,可能更多在家庭里工作了,跟孩子接触机会明显多了。这个时候惆怅就多了,担心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见到爸爸,那肚子也开始大了,妈妈也觉得身体各种各样疼痛出来了。


后来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原因是光焦虑了没有发泄。这个发泄是什么呀?就是运动。关于运动家长就说了,“我已经下定决心了!等孩子一上幼儿园,我就减肥去!”“孩子只要一回姥姥家或奶奶家,我就减肥去!”为什么不能带着孩子减肥呢?所以我们就开始去探索,出了一套亲子瑜伽和亲子健身,不排除爸爸和妈妈一块儿。结果让家长做完以后,他们自己精神状态也好了,身体也开始恢复了,孩子还变得高兴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个游戏。


为什么我对这本书,特别喜欢。就是因为跟我们现在的工作特别吻合。我们正在推亲子健身,结果看到了这个《亲子游戏》的这本书,那这个中间,我们到底怎么去做?做什么?家长说,我想起什么做什么吧?没错,一点错都没有,但是我们能不能做得更科学一些呢?我们能不能做得更有效果一些呢?


二 亲子游戏中孩子的年龄分段


所以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其实我们在整个做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范围年龄,可能是三大段:0到2岁、1到4岁、3到7岁。大家说怎么分的呢?怎么还有重叠呢?0到2岁也就是大概的一个范畴,指的是什么呀?孩子从生下来,变成趴着、能坐着、能爬、能扶着站,或刚开始走的这个阶段;到1到4岁了,就开始走、跑、跳、蹦,开始思维发育、语言发育的一个阶段;到3到7岁,开始理性化的阶段。


所以我们这三个阶段,都代表了不同的含义,而这个含义中,我们玩游戏是不是要不一样?那天我看了一个小朋友,3岁2个月,家长来做什么来呢?做入托前的体检。但是在交流之后,我们就发现妈妈、姥姥、还有爸爸,基本上还拿他当特别小的宝宝。


当我们问到孩子吃什么的时候,家长就能说出特别细致:喝奶喝多少毫升、一天喝几次;睡觉几点睡、几点醒、每天睡多少个小时;大便几次、每次量是什么样的、形状是什么样的……说得特别精准。


但是我们问到他,这个孩子出去愿意跟小朋友交流吗?“还行吧”。这孩子运动力怎么样?“不错吧”。他愿意自己走,还是愿意跑,还是愿意让你抱呢?“好像不一定吧”。你看家长说的话,立马就好像变成了特别“虚”的词了,就说明专注度不够高。我就跟家长讲,这个孩子平常跟你们交流的时候,他的心态是什么样的,是愿意跟你交流呢,还是敷衍地跟你交流呢,还是比较拒抗跟你交流呢?家长几乎就不说了,说“我好像没注意”。什么意思?就是随着孩子长大,我们如果没有了解他的生长发育特点的话,我们可能在选择玩具和游戏的时候,都会出现偏差。


所以我们在这儿一定要给大家讲,其实我们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三个阶段。要从哪三个阶段,哪些部分去做起呢?其实我们要知道在这三个阶段中,一点一滴的时间都可以做游戏。

比如说想痛快玩的时候,我们怎么跟他玩?家长上下班,去之前、回来之后怎么跟孩子玩?我们随机的时候,怎么跟孩子玩?爸爸疲劳的时候,真的很累的时候,怎么跟孩子玩?爸爸达到健身效果了,在健身中,甚至自己的体格非常好的时候,怎么跟他玩?再一个,跟他打闹、玩耍的时候玩什么?安静的时候玩什么?等候时玩什么?睡前玩什么?释放他精力时玩什么?室内玩什么?室外玩什么?所以是不是一说起来,其实有这么多的场景。


三 亲子游戏影响发育的四个方面


那这游戏整个应该覆盖四大方面:第一大方面,身体发育;第二大方面,情绪发育;第三个方面,认知发育;第四大方面,社会性发育。

01 游戏中的身体发育

你看游戏可不是那么简单,不是说玩什么都可以。在身体发育上呢,我们要关注他的平衡能力、持久力、敏感度,还有肌肉的发育。


那天我见到一个小朋友,11个月整,家长跟我说,“这孩子能扶着站起来了”。11月孩子能站起来,不是特别特殊,但也算是比较早的。当我问家长:“他是自己坐着扶东西站起来吗?”家长说“不是,你只要抱起来,他就不想坐下,他就老是站。”但是一站的时候才发现,孩子身体有一个角度,也就是说这个臀部是往后翘的,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他整个的核心力量不够,他不能挺直。


大家现在可以做一个动作,不论你以任何姿势坐着,突然挺直,你看哪儿使劲?腹部和腰部力量在使劲,你才能坐直。否则的话,你腹部、腰部力量一旦塌了,坐得就是歪的、松的、有角度的。这个力量不够,我们跟家长讲,现在要玩什么游戏,才能使他的腹部力量增强呢?我不知道有没有朋友能够想到,什么时候会让他的腹部力量增强呢?


我们让家长买一个大的瑜伽球,让孩子趴在上面,趴上面趴住了以后,我们以任何的角度坐到瑜伽球上,坐到他快要失衡的时候,他会使劲地来逆转这个失衡状态。大家想想是哪里在使劲?一定是腹部。

所以我们引导家长做了一个月以后,那孩子真的自己扶着能站起来,而站起来的时候腰板绷直,就所谓的真的直了、角度没了。这就是我们在游戏中,找到了这样的一个他发育还落后的纠正点。所以,游戏的背后,不仅仅是说到底玩什么游戏、怎么玩的事。


大家都知道,现在我们为了出行安全,都要系安全带。但是小朋友怎么系安全带呢?他有一个特殊的一个装置——安全座椅,在安全座椅上可以系上安全带,这样的话,咱们出行安全就明显地提高了。但是有家长就说,孩子不愿意坐安全座椅,坐安全座椅他又哭又闹,弄得全家心很烦,特别是爸爸妈妈开车,就觉得孩子一哭,这开车反而倒不安全了,怎么办?还不如抱着呢。


但是我们要知道,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坐安全座椅。有没有这种情况:孩子因为两个内耳的平衡中枢发育不均衡,相当于我们大人在坐飞机下来的时候,觉得好像耳朵有东西。像我经常就要这么弄弄耳朵,似乎就能过来,或鼓鼓腮帮子,好像压一下就过来了。那这时候我们怎么办?那我们就要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


(1)身体发育之平衡能力


平衡能力其实很简单,在小的时候,我们抱孩子的时候,不都有一个慢速度的、范围比较有限的摇晃吗?在这个摇晃中,随着孩子长大一点的时候,我们可以竖抱他,左右大概有个摇晃,或者坐在腰凳上,大概有一个摇晃。除了水平摇晃以外,其实还可以适当地上下摇晃,但是不能剧烈地摇晃孩子,适当地这样摇晃。


再一个,出去以后,我们能不能带着孩子坐转椅、坐秋千,做这些事情?那有家长说,“既然这样的话,那总会好的”。这样确实会好,只是今天救急,我必须要今天带孩子去,哭怎么办?那说实话,到了今天必须出门,即使孩子哭,也要坐安全座椅。但是我提醒各位家长的是,一定要在孩子拒绝安全座椅之前,先把平衡做好,平衡是很重要的。

那平衡是不是我不去做,自己也能够发育好呢?实际孩子平常翻身、爬,都可以,但是不如我说的这些基本动作。这些基本动作,第一个,不会有什么风险;第二个,随时可以做;第三个,不限制任何的场所。其实整个的平衡好了,不光是出行的安全度提高了,对孩子以后的后续发展,也有很大的帮助。


(2) 身体发育之持久力


为什么孩子不能一个姿势待得很久呢?也是要锻炼肌肉的力量以及平衡的。那我们怎么去锻炼他呢?比如说持久力的问题,我们就让家长带孩子多走那些马路牙子,或者是外边的花坛。花坛上面不是相对比较窄吗,走哪儿。这样他就会开始专注持久,因为他要是不持久,就会掉下去。


孩子有一种特别向上的这种劲头,他要尽可能不掉下去的话,是不是走那个马路牙子、走比较窄的这种花坛,就能激发他的劲头呀。甚至出去以后,我们很多地面是有一个粗大的图案的,比如说,一条砖的颜色是比较特殊的,让他走在砖上等。然后,你会发现他持久力强了,孩子好像走路他稳了,也不会左右晃了,也不会走着走着路,就让大人抱了,所以情况见好了。


(3) 身体发育之敏捷度


还有家长说敏捷度。孩子敏捷不敏捷,我们是不是也跟他去做一些游戏呢?其实敏捷度这个事情很简单,一会儿咱们举例子会讲到这个。


(4) 身体发育之肌肉发育


再有肌肉发育。家长都认为孩子只要体重、身高到了一定水平就可以,其实还得要他的能力,这个能力,其实包括肌肉发育的能力。我们说训练孩子,什么叫训练?不能说真的要像训练小动物一样的,单位时间内必须做到什么,达到什么水平,不是。我们要诱导他对运动的这种兴趣,同时要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训练孩子运动,其中最常见一个动作就是趴着。趴着可以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刚一出生后就可以趴着。大家说多危险呀!关键是孩子趴着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我们是不是在关注孩子。


其实刚出生的孩子,我们让他趴着的时候,我们做过这样的实验,甚至早产儿,我们都做过这样的实验:让孩子平躺着和趴着,测血氧饱和度。我们血液里有一种叫氧饱和度的指标,就是说在我们红细胞内有多少氧气寄存的一个指标,这个指标是0-100%,就100%是最高的。

也就是说我们100%的那个血红蛋白都有氧气结合了,它就不可能还有101%了,所以是0-100%。我们正常人一般都是95%-97%,不是100%,100%太极端了。


我们做了这样的实验,发现孩子平躺着和趴着,他的氧饱和度会有差别。趴着的氧饱和度会比平躺着的高1%-3%。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当然是好事。因为氧饱和度越高,说明孩子状况越好,说明他的心肺功能越好,说明他的循环状态越好。


所以我们说做这个实验,其实是告诉大家,孩子可以趴着。那趴着,家长总担心会不会累着孩子,这是因为我们很多大人习惯于把平躺着作为放松的姿势,睡觉也平躺着,所以一趴着觉得比较累。但孩子刚一出生的时候,其实他不知道要平躺着、还是趴着,让他趴着,他以为趴着是放松的方式。那趴的过程中会不会压迫孩子的心、肺?不会,因为心肺都在胸廓的中间,躺着和趴着一样受压,所以不会有任何的影响。


但这个时候趴着,会使他开始全身肌肉平衡地运动,又会使得整个肌肉的发育的状况,以及神经系统控制肌肉的协调性有明显提高。所以出生就可以趴着,一直到孩子不用趴了,是爬了、开始扶站了、扶走了,趴这个姿势就越来越少了。随着这个姿势自然而然减少,孩子可能也就变成我们大人一样,开始感觉平躺着是放松了,趴着是相对累了,完成这么一个过渡。


所以千万不要认为我们大人认为平躺着舒服,趴着累,孩子一出生趴着也就会累。孩子随着长大,他不再习惯于仅趴的姿势的时候,其实他后续的事情,跟大人越来越相似了,所以趴着没有年龄限制。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大人看护情况下,初生的婴儿都可以趴着;大人如果不在身边,三个月以内的宝宝一定要平躺,不要趴着,以免危险。


再说一遍,当有大人看护的情况下,初生的婴儿都可以趴着;当大人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三个月之内孩子,不能让他自己趴着,一定要平躺过来,包括大人在夜里睡觉的时候,都要让孩子平躺。


所以我们在大人清醒状态下,让孩子多趴着,他是不是就会逐渐地仰起撑,肌肉是不是又因此而发育了呢?而且在这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种撑的过程中,全身肌肉平衡发育,对孩子是不是有好处?那这时候我们又做什么游戏呢?


比如爸爸经常跟我说,我的孩子特别爱趴我身上,趴我身上能睡着。我说孩子那醒着趴你身上的时候,你能不能轻轻地把孩子托在胸上,起一下、放一下、起一下、放一下。孩子一起一下,有点失重,拿手撑一下;又放下了,又起一下,又点失重,又拿手撑一下,这不就是锻炼肌肉的一个过程嘛。其实着也锻炼平衡的过程,也锻炼持久力的过程,也锻炼他敏捷度的过程了。所以,游戏有时候特别简单,但可能带来的真的不是简单的效果。


02 游戏中的情绪发育


说到身体发育,我们再说情绪的发育。在情绪发育中,孩子要释放压力,培养亲和力、自信能力,还有一个自控力。


(1) 情绪发育之释放压力


说到释放压力,你觉得孩子有压力吗?我看一个小朋友,1岁7个月,家长说,这个孩子打人的时候特镇静,过来给妈妈“啪”一巴掌,然后还瞅着你,不惊慌。妈妈说这孩子好坏,而且揪头发也是,过去揪完了就看着你。


我说这个孩子难道真的很坏吗?我们就叫他来到了我们的诊室,我跟孩子做了一个游戏,我拿一支笔出来,孩子迅速地夺过去了。妈妈说,“你看,你要不回来了”。我说,“那我试试吧”。我跟小朋友说,“你知道这笔干嘛用的吗?这笔可以在纸上画画、写字,不信我给你示范一下”。他就给我了,我示范完了又给他了,“你可以试试吗?”他当然还试不太好,“是不是给叔叔再帮你画一下呢?”又给我了。妈妈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个。


大家说为什么会这样?我们跟家长聊完以后才发现,因为家长总是用成人的逻辑、成人的道德观来要求孩子,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在整个生活中压力释放不了,就用特别极端的方式释放。所以我们说孩子压力来自于谁,来自于大人。大人说了,从小就要给他养成规矩的孩子,可能就这是个思想,给孩子造成了特别大的压力。


其实对待孩子所谓的攻击性,家长肯定是看着也不舒服。如果是被攻击方的家长看了,可能更会比较气愤。所以家长对这个事情特别在意,比如会告诉孩子出去不能打小朋友,不能推小朋友。但是回到家以后他要是打大人,大人可能就是忍,或者甚至是惩罚,总之,好像觉得对于孩子所谓的攻击性“我就没有办法”。


其实不是这样的。当孩子开始有这种攻击行为的时候,我们家长首先要想到,孩子是不是想跟我们有接触。而这个接触过程中,孩子发育过程中,最欠缺的是精细运动。什么意思?比如大家看我的手,如果前面是一个小朋友,我可能很快地伸手到他头那里就轻轻地一糊撸他,孩子觉得很舒服,爸爸妈妈糊撸我一下,他不觉得任何难受。但看到的是你一个大的动作,他就学,他也这么一来,胳膊一挥,但控制不住了,“啪”就打人身上了。这时候你就会说,孩子为什么打人?


孩子其实脑子隐隐约约觉得,爸爸妈妈不也这么做吗?但他又说不出来,因为孩子语言发育能力没我们强。他就会觉得,这个不是爸爸妈妈经常做的姿势吗?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静下心来跟他说:“你是不是喜欢这位宝宝,喜欢妈妈?”然后告诉他,“喜欢宝宝和喜欢妈妈,要这么摸、这么摸。”让他知道,原来最后落脚在这种特别好的感受的时候,是精细的动作这样的一个感觉。


我们引导过很多孩子,经常一引导他就明白了,下次见到的时候,他就是去摸了,就不再是打了。但同时我们要提醒家长的是,您的行为有没有错误的引导,这是一方面。再一方面,比如孩子揪头发等行为,揪头发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当孩子跟你接触或想跟你说话的时候,因为你在工作或者是生活,有各种各样的忙点的时候,你是不是就觉得他现在不该打扰你,是不是对他有不想接触,或者不想理他,或想“淡”他一下的做法。


那孩子就发现,一旦上手抓你,你就必然会理他。这就造成一种错误的感觉,就是跟妈妈交流要想有效,就是抓她一把。因为我们很多家长就是,比如坐那儿玩手机,孩子打你,你就“啪”打回去。孩子这招怎么回事?是他觉得只要我打了爸爸或妈妈一下,他们马上就会跟我有反应。这是不是就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为什么抓完你他很冷静,因为抓完你以后,你必然要理他。


那天我跟一个妈妈就这么讲,你必然要理他,他就达到目的了。那不就很简单了,我抓你一下,瞅着你,你是不是就要跟我说话了?是,那下次我还这么抓着,瞅着你,你是不是又要跟我说话了?所以他的压力是什么?是要想跟你交流。用什么方式才能够做到?其实压力释放并不见得是一件非要有一种破坏行为的,不一定是负向的东西。其实我们平常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你会很高兴,为什么聊完天以后你很轻松?因为你压力释放了。不一定非得吵闹、打斗才能释放压力,不是这样的。


那孩子他的压力怎么释放,他不是想跟你交流?而用这种交流方式,你错误地让人理解成:靠抓、挠、打,就可以交流。是不是他会继续地保持下去?所以我们经常说,在整个孩子养育中,我们要做的是想着怎么样强化优点、淡化缺点,就这个道理。如果你把这种攻击行为淡化,而对他的优点,比如一见你,一乐,一瞅你,你就跟他交流,他还用打你、抓你吗?所以我们跟家长分析完以后,家长才能明白,千万不能用大人的逻辑和伦理,来让我们的孩子去理解我们,而使他的行为达到规范。


还有一小朋友,三岁多一位女孩,长得很漂亮,穿了连衣裙来到诊室,坐在像我坐的这样的一个沙发上,但是不会像我这么直直地坐在这儿,她可能完全放松,放松腿就劈开了。妈妈说,“把腿并上!一个女孩子穿着裙子,怎么可能把腿劈开呢?”孩子就并上了,坐直,手放两边,然后孩子就开始抠手。当然不是这么举高了,在底下这么抠手。


妈妈说“你怎么又抠手了?说你多少次了!怎么一说你就抠手呢?”后来我就插嘴了,我问这妈妈,“你想给孩子引导成什么样的?”妈妈说,“淑女样。”我说“首先妈妈要在跟孩子做游戏中,使她学会淑女的话,您现在的行为是淑女行为吗?再有,孩子她理解什么叫淑女行为吗?”


我说,“妈妈,要不这样,您坐在另外一个沙发上,咱俩说话,您保持一个您认为相对比较儒雅的姿势,你看孩子会不会学呢?”结果妈妈坐在那儿跟我说话,孩子也坐得比较直了。什么意思?我们跟孩子的交流中,他的情绪的发泄,是在跟我们交流中能释放的,而不是去管制。你像那孩子老这么抠手,她抠手干嘛?释放压力。而这个动作是我们常人认为不好的动作的时候,那他压力怎么释放呢?


(2) 情绪发育之亲和力


再有,亲和力。你跟孩子真的亲吗?你问这个,家里人说,“你觉得我们是后妈、后爸吗?我们是亲爸、亲妈,跟孩子能不亲吗?”我说那咱们做一实验,让妈妈写你亲近孩子吗,喜欢孩子吗,你爱孩子吗等,妈妈、爸爸没有一个写的不是的。但是孩子写出来以后,一些妈妈、爸爸会特别吃惊。吃惊在哪儿?这个孩子为什么说我不爱他呢?


有的说爸爸不爱他,有的说妈妈不爱他,有的甚至说爸爸妈妈都不爱他。家长好伤心。我说“你不要伤心,问题出在你们,不出在孩子,你跟孩子怎么接触,会有亲和力这种体现。如果说今天,假定我是您的领导,我跟别人说我们这小王可好了,聪明、什么都很好。一到当着你小王个人,我就说你这个不好,那个不好,你这做不对,那个做不对,应该这么做,不应该这么做……您反过来说,我们领导对我可好嘞,我们领导觉得我特别棒!你会说出来吗?”


其实在我们介绍的游戏中,有一种是训练孩子的亲和力的。亲和力是什么呀?大家都知道,我跟你交流,你觉得我亲和力很强,愿意跟我交流,好像我有一股力量来吸引着你。除了我吸引孩子,孩子也会吸引我,让他用什么样的一个眼神表情、动作,使我觉得我现在跟他玩起来,他一定会接受。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要做游戏,就有一个交往过程。孩子开始对你产生了一种依赖、兴趣、接受感;同时我们也会看见孩子,这样对他产生依赖、信任。如果产生了这种接触感的话,这个亲和力不就是双方的了吗?所以我们在和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一定不要敷衍。


为什么我们要认真地读这个说明,再认真地一点一滴去做、去体会的话,因为这样才能够明白,原来这些游戏,使我更相信我的孩子,我更愿意跟我的孩子交往。


有人说大人都愿意跟孩子交往,真的不是。很多大人养孩子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很多人是觉得,孩子是自己心中的那个人,就真的不能够舍弃,就有舍弃不了的一种亲和性。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怎么把我们的亲和性释放以后,换来孩子跟我们的亲和性。孩子的亲和性仅仅是跟父母吗?其实也有的时候会释放给其他的人,那这样你孩子的情商是不是就到了一个新的高的水平了。


很多的时候,家长是在纠正孩子的错误中养孩子,这样亲和力就会特别差。也就是说孩子跟你开始离心了,很多话是应付你了,很多事不想跟你说了,最后我们形成了所谓的代沟。你说因为我跟他有代沟,所以出现一些问题?真的不是。


那天我看见一个小朋友十三岁,爸爸偶尔发现那孩子小鸡鸡的包皮翻不上去,所以就特别紧张,就给我打电话说,“能看看吗?”我说,“当然可以看了。”那天小朋友来的时候,就特别严肃地跟我说:“医生,我不想让你摸我任何地方”。我什么都没说,爸爸也没说话。


后来我就说了:“是不是爸爸,把你这件事到处问人家?”他说:“对,当着我面都问人家,我非常气愤!”爸爸愣了,说:“儿子,我不是为你好吗?”他就特别气愤地说:“你不应该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还当着我的面来说这件事情。”后来我说:“孩子爸爸,你体会到了没有,亲和力是什么?亲和力不是你为孩子好,就能达到的。”


这孩子已经开始觉得很讨厌,“你怎么能当着这么多人,随便当个人,你就问这个事,而且当着我的面,你也不忌讳呢?”后来我跟孩子讲,我说在整个成长中,因为你才十三岁,你还不能叫真正的成年,所以爸爸有些事情需要帮你,但是他的方式是不对的。那今天我是医生,我能不能在这块帮你呢?后来他说可以,我说,“你觉得爸爸可以在场吗?”他开始说不行。我说,“爸爸为什么要帮你,让爸爸看到了是不是以后他会帮你更好,但是爸爸要改变他的习惯呢?”他就说,行,最后还特别愉快,我看爸爸搂着他就走了。就这样小小的事情,都体现出亲和力的培养。


(3) 情绪发育之自信


再有就是什么,自信。我们跟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以鼓励为主,但不是瞎鼓励。什么叫瞎鼓励?玩得明明特别不好,还说,“你今天玩得真好。”那玩得不好怎么鼓励呢?一定要找出来所谓“不好”中的那个相对好的点,比如说,“比昨天玩得有进步了”“这个点比昨儿有进步”“你的平衡力比昨天强了一丢丢”,他就会特高兴。完了如果你真的想不到,说“你今天玩的时间比昨天长了”,也行。鼓励为主,来逐渐逐渐地让他在有自信的基础上,把这个游戏玩好,这样的过程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帮助。


(4) 情绪发育之自控力


再有一个,自控力。有的孩子玩着玩着可能觉得无趣,就可能开始控制不住自己。我们遇到很多自控力所谓很差的时候,会发现都不是孩子的事情,是家长没有按照孩子的需要和现状,给孩子规定了一个玩游戏的时间、难度等,弄得孩子就会觉得,这个事情我接受不了,我要开始反天。因为我不反天,这事结束不了。


03 游戏中的认知发育


第三方面,认知。认知发育真的很重要。我们很多家长说,“我可以在家里,给他买很多很多的绘本,或者是卡片,或者是动漫的那些电子版的东西让他看,我们的孩子还小,所以不需要出去看真的,就看这个假的。行吗?”在认知上,肯定由模拟的这种动画的,或者漫画作为媒介,但很快就要过渡到真正的。我们很多孩子认识猴、认识老虎,但他真的见过真的猴和老虎吗,是不是可以去动物园看呢?有人说,“不,我有视频。”视频里看的和真的到动物园看的,是一样的感觉吗?举这么一个例子,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在这种认知上,一定要让他从动漫的、动画的,到真正的东西去过渡。


(1) 认知发育之语言发育


那认知上,我们怎么知道他认知了呢?最主要的是看语言。现在我们有些孩子的语言发育,真的是出现了特别大的问题,因为家长代替的问题等,都会导致语言发育受到一定的阻碍。那这时候我们让他能够表达出他认识的东西,对我们、对他来说,真的都很重要。对我们来说是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对他来说,能够把自己的情感释放出来,就是说表达也是在部分地释放压力。


(2) 认知发育之创意能力


再一个创意能力。孩子喜欢什么是一方面,他能不能把喜欢的东西,在他的印象中变成更喜欢的时候,到我们认为,很可能这个事情超越了现实,开始不现实了的程度,就成了创意。那我们该怎么去鼓励他,怎么让他在现实基础上,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培养孩子一辈子受益的东西呢?


就是家长要打破自己固有的思想,去平衡孩子,这样就不一样了。比如说,我们今天觉得楼是方方正正的,那也许过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可能我们的楼,就完全不是方方正正的了。仅仅是艺术样式的改变吗?不一定,很可能具有新的功能,新的一些理念进去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孩子,改造成跟我们今天想法都一样了,那他二三十年后成人的时候,我们的想法,真的跟当时的状况相符吗?那你的孩子,如果现在心智就如此之成熟了,那他以后会不会出现发展的障碍呢?他的发展会不会受到局限呢?


(3) 认知发育之专注力


再有一个,专注力。家长经常跟我说,“我家孩子专注力很差,让他干什么都不长性,就没有长性地干。”那我就问他,“你这孩子难道什么都不愿意干吗?”“愿意,玩水能玩半个小时。”


其实,只要是对一项事情有专注,他的专注力就是强的。为什么对其他事情不专注?是因为兴趣的问题,是因为引导的问题,是从中他没有得到他想得到乐趣的问题。那只要能有专注力,那我们就要引导他,把这个专注劲放在一些我们首先觉得这个年龄该掌握的事情上。


游戏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式,比如说我们家长说,孩子就爱玩水,什么都不干。好,我们引导一下好吗?玩水,能把水蒯出来搁在一个桶里头吗?这桶可以由大口逐渐变瓶子,这样的话,往里搁的这种困难度越来越高,是不是他就越来越专注。而且精细动作,包括他的意识等,是不是都会有进步呢?所以我说一举例大家知道,其实没有不能做的事,是我们没想到,想到了以后都能做。


(4)认知发育之观察能力


再一个,观察能力。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观察的一定都全面吗?孩子有时候他观察的角度,跟我们不见得一样。他观察不一定不全面,但是他的认知过程,跟他观察力是相辅相成的。见得多了,是不是认知就会有明显的进步,就会有明显的提高,甚至会超越我们呢?那我们给他没给他机会?


04 游戏中的社会性发育


再有就是,刚才提到的社会性发展。人是社会动物,一定要走到社会中,才能体会出自己的价值。否则的话,自己再内秀在家里,也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水平。


(1) 社会性发育之同理心


所以这时候,我们要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什么是感同身受的能力呀?玩游戏的时候,实际上我们的状况和孩子的状况,可能不一定百分之百的匹配。比如孩子现在很可能情绪不高,或者是想睡觉,或者是想吃饭,或者是今天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他自己已经开始拒抗一些东西的时候,我们怎么诱导他。可以玩一些他相对喜欢的,可以短暂一点的,慢慢让他恢复情绪,或者是让他赶快去睡觉等。


但是有时候,我们大人也会出现问题,比如今天我真的很累,我回家以后腿都迈不开了,还要跟孩子玩,孩子兴致又那么大的时候,那我又跟不上怎么办?一定要踏踏实实跟孩子讲,爸爸今天真的累了,让他有同情心,觉得爸爸真的很累,这个游戏,爸爸明天会跟你玩,或什么时间会跟你玩,跟孩子讲清楚。爸爸今天很累,爸爸需要休息一下,或者是一会儿睡醒觉,或者是明天或者是哪天,我一定跟你玩,爸爸和你能不能做个小小的约定等。


其实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也会由不接受而逐渐接受,他的同理心会越来越强,开始能明白,今天是爸爸不舒服。当哪天你再玩的时候,一定别忘了曾经的许诺,跟他说,“今天爸爸体力好,爸爸可以多陪你玩一会儿,那天是因为爸爸身体不好”。让他明白,其实他的同理心会换来今后你跟他的这种亲和性,所以这个是很重要的。


一定不要用其他理由,什么时间晚了,该睡觉了,有什么事情要干了,什么必须刷牙了,千万不要用这种第三方的原因。一定要跟他儿子说,“爸爸今天身体体力真的不行了,爸爸今天真的很累,爸爸现在很饿,要吃饭”。说清楚了,孩子第一次不接受,第二次接不接受?他是不是就能接受了?前提是刚才我说了,一定在下次的时候要提到上次的约定,那么孩子对我们的这种理解就不难了。要坦诚地跟孩子交流,这个是重要的一个前提。


(2) 社会性发育之爱心


再有一个,爱心。在玩游戏中,免不了有小小的磕磕碰碰。磕磕碰碰中,我们能不能让他体会到磕碰以后不舒服呢?体会到我们怎么关心人家、怎么同情人家,甚至怎么帮助人家,度过这小小的不舒服呢?这是不是都是爱心的体现?


(3) 社会性发育之沟通能力


再一个,沟通能力。在游戏中是互动的,互动就有沟通。那沟通的过程中,是不是我们就跟孩子更加亲密了?那这样的话,是不是养育就容易了?代沟可能无形中就没了,甚至以后也不会形成代沟了。


(4) 社会性发育之合作能力


再有,就是合作能力。因为游戏,最起码是爸爸和孩子两个人做的。在两个人做游戏的过程中,他必须合作才能效果好。那这个时候,我们的其他家人,需要鼓励这个合作。鼓励这个孩子,让他能够跟爸爸一起合作成功,是不是对孩子的合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所以这样的话,我们有4大方面,16个具体的方向来努力。现在,大家是不是觉得了,这个游戏可真不一般。那在我们整个书上的游戏中,我们可以看到随便翻一张例子,这游戏中,除了有一个基本的图示,进行介绍以外,还有一些文字,这个文字告诉你这个游戏怎么玩,以及游戏玩出多少个所谓的内容点来,才把游戏玩好。

这个时候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比如说你可以用什么样的东西来玩,以及刚才我说的4大方面、16个点,都可以涉及到哪方面、哪些点。再有就是,我们看到了韩国的一个育儿专家有一个小小的总结。


这个时候,我们的游戏是不是就玩成功了呢?要我说这仅仅是开始,为什么仅仅是开始呢?告诉你怎么开始玩游戏,玩完了以后,我们要仔细想一想是成功了吗?成功了没有?那没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成功了我们得到的喜悦是什么?是书上写不出来的。


05 游戏案例


所以就是说,这样才能评估我们能不能真正地去把游戏玩好。我下边想用三个实际的例子,跟大家进行交流,也许会帮助大家能够更好地理解游戏。因为我们在整个的这本书中看到了,它把孩子分成了三个阶段,一个是0-2岁,一个是1-4岁,一个是3-7岁。我们在每个阶段呢,都找了一个相对经典的游戏,一边跟大家讲解,一边讲其中我们可以挖掘的东西。我想通过这三个例子,您的孩子只要在学龄前,那都可以玩起来,跟我们一起尝试起来好不好?


游戏一:爸爸蜗牛


我们先看第一个例子,是0-2岁的这个例子。我们举的这个例子题目叫爸爸蜗牛,什么叫爸爸蜗牛呢?大家看到这个图,是不是就很清晰了,爸爸蜗牛是爸爸带孩子,跟蜗牛一样地蠕动地爬行。那爸爸蜗牛爬爬爬的时候,是不是孩子要坐在爸爸身上,爸爸靠自己的下肢不断地蠕动往前爬。那这个时候,孩子肯定要积极地配合,在配合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的平衡能力,是不是要得到锻炼?因为他在爸爸的身上,他要来回晃的话,他就待不住,爸爸也没法做。


再有持久力,因为爸爸爬需要一定的时间,是不是持久力能够得到锻炼?因为一个姿势保持一定的时间,不就是持久力吗。再一个亲和力,跟爸爸完全在一个特别密切的接触的过程中,他对爸爸的爱、爸爸对他的爱,是不是就容易释放出来。


再一个观察能力,因为爬的过程中,这种蠕动的过程中,都蠕动到哪了?爸爸在怎么蠕动?以及路过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碰到了什么障碍,是不是他会有观察能力?还有就是爱心,在这过程中爸爸是不是累了,爸爸还能爬动吗?宝宝这个姿势能坚持多久,有没有累?还有沟通能力,要跟爸爸去交流这个事情,甭管孩子会不会说话,他是不是高兴?不高兴,那爸爸是不是要跟他进行交流?


所以你看这个游戏,通过这么三大步:从坐在爸爸身上,到爸爸蠕动,到爸爸最后完成了这个工作。什么叫完成了这个工作?就是爸爸累了,或是暂时地告一段落。那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达到上面说的效果。刚才我说了,这游戏能玩多长时间?能玩若干次。比如这次就是一个像短距离的,下次可能距离长一点。再下次,很可能会有一个小小的障碍物。再下次,可能一边蠕动的时候,孩子一边帮爸爸捡周围的一些小礼物,这都设计好,一路上摆很多小礼物,爸爸蠕动的时候,能不能帮爸爸比如拿一个小娃娃了,能不能拿一个小喇叭了。


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家长担忧的,那么多玩具买了以后,孩子玩俩小时就不玩了,全浪费了的事情,这时候你要把玩具搁在两边,他帮爸爸捡礼物的时候,是不是都用上了?而且这个时候,是不是可以给他鼓励,爸爸感谢他,他很高兴给爸爸捡,算爸爸的奖励,是不是这样玩出了一个非常开心的游戏?花钱了吗?没花钱。买东西了吗?没买东西。效果怎么样?非常好。这时候您走出这个给孩子买很多玩具的误区了吗?所以这样的话,是不是很好玩?


游戏二:大麦和米


好,我们再介绍一个1-4岁的例子。1-4岁的例子,名字叫什么?1-4岁的叫“大麦和米”。其实在读这个游戏之前,我以为是咱们吃的大麦和米。其实不是,它是一个韩国经典的童话游戏,就是大家都知道的这么一个童话的故事。爸爸出拳头是“大麦”,孩子手张开是“米”。这样的话,静止,然后爸爸往回撤,他来抓,看他能不能抓着。锻炼孩子什么,大家看能锻炼什么呢?能锻炼他的敏感,能锻炼孩子的自控能力,能锻炼孩子的自信能力,能锻炼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能锻炼孩子专注力,还能锻炼沟通能力。


大家想想是不是两个人,我先做“大麦”,你做“米”。我这么一来,大麦、米,紧跟着就要抓,大麦、米一抓,那这时候你往后撤,他往前想抓住你的时候,是不是这个亲和力就会好了,是不是这个交流就好了。


然后这个时候,可以换着孩子是“大麦”、你是“米”,来这么做。当然了,叫“大麦和米”还是叫其他的什么,都无所谓,就是要有两个人互相的一个互动。您可以跟孩子,在刚开始初期的时候很慢,让他尽可能地抓住,到逐渐地他开始抓起来,有一点点困难,到快速地看他反应。


这能玩多长时间呀?玩好久。当然不用天天玩。我们可以一段时间就玩一次、一段时间玩一次,而且玩的地点可是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只要不是您在开车,都可以玩这游戏。睡觉之前、孩子醒了以后,还是说你回来,吃饭之前、还是吃饭以后,还是在外出的任何时候都可以玩。所以怎么叫高质量陪伴,高质量陪伴不是拿钱和时间砸出来的,是用这份心。


游戏三:爸爸娃娃机


我们再讲一个3-7岁的,这个叫“爸爸娃娃机”。“爸爸娃娃机”是什么?其实咱都知道抓娃娃那个机器,好多人都玩过,搁硬币,它有一个机械臂下去抓。其实我们不需要那么复杂。


我们家里总有个小空车吧,我们家里是不是有很多所谓的娃娃?甭管是小喇叭呀,甭管是一些小锤子,就是孩子玩的玩具,其实都是类似的娃娃的概念。这个时候你给孩子两个东西,也可能是刀和叉,也许是两个片儿,也许是两只筷子。让他两只手,小的孩子,大人还一只手,把那个先夹起来。怎么夹呢?你抱着孩子,你弯着身子让他尽可能去够,抓住了。抓住了,往那个空车上扔,看能不能进去。


这个游戏看似很简单,那是不一会儿就玩好了吗?你的难度会随着孩子的熟练度逐渐增加,比如说他下去夹的时候,你可以开始静止了让他夹住,到后来晃着这么下,晃的过程中,他是不是要夹?晃到稍微大点了夹,再一个,一上一下、一上一下,让他用“下”的那个时候夹。你看这游戏光这一点,是不是就设计出好多好多种的方式。当然你给他夹住了移,移过来的时候,你也可以晃着移,当然开始平稳地移,到晃着移,到上下的这么颠着移。最后到这放的时候,也可以让他直接扔,也可以拿你的脚使这个车在动,让他搁进去。


所以举了三个例子,大家是不是觉得,一下子就眼前一亮的感觉,原来游戏有这么大的魅力,游戏能做出这么多的事情。游戏,是我们跟孩子之间的一个爱的桥梁,而不仅仅是那个玩具。其实我们说了,玩具和游戏不是完全划等号的,但并不意味着游戏中不能有玩具。这本书上是为了普及游戏,尽可能地不提到更多的玩具。目的就是什么?就是为了普及游戏,让大家知道,游戏不依赖于玩具。但是,游戏也不排斥玩具。


其实玩具在孩子的心目中,也是游戏中的一部分。在游戏中,玩的过程中,我们怎么借助这个玩具,玩出很好的游戏。比如刚才我讲那个娃娃机,可以用很多的玩具来形成这样的一个结果。


所以我们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把家里现有的,或以前有的,但现在不怎么玩儿的玩具拿出来,一起做游戏的话,又会使玩具发挥它新的这种青春状态,那就是更好了。也就是说,我们让玩具能够活起来,让玩具参与到游戏之中。如果玩具变得死气沉沉,那就失去了那个玩具本身的功能。


所以我们要知道,玩具是游戏的一部分,是我们使游戏玩得更好的一个道具,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够知道,如果孩子拿着这个玩具做游戏,当他出去跟别小朋友交流,是不是也可以拿这些玩具做游戏呢?这样的话,共享的精神是不是就可以提高?如果说这个玩具本身就是游戏,那他为什么把游戏送给别人?我们说送给人家的可以是玩具,交换的是玩具,交换的一定不是游戏,因为游戏必须是由我参与才能形成的游戏。这样的话,出去跟小朋友交流是不是就容易了很多呢?

所以我希望无论是爸爸,还是妈妈,还是家里其他的人员,都可以跟孩子玩游戏,只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切实的状况,来决定玩什么游戏。


其实我们提到了,玩游戏有很多好处,但是安全是玩游戏的基础。什么叫安全,就是游戏中我们的大人一定要平衡自己的能力。比如说跟孩子转圈,您会不会晕倒?老人能不能做一些特别激烈的活动?以及月嫂、保姆,她能不能完全效仿?家长想要求孩子做的水平,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评估。


所以这本书有100个游戏,不是让你跟孩子从第1个游戏玩到第100个游戏,而是挑出来,你认为自己家里能做到的,自己安全性很高的这样的情况。


千万千万不要贸然去学,比如给孩子抱着、抱着,突然扔起来接住,这个在100个游戏中是没有的。这100个游戏中,是把安全考虑进去的,所以我们家长千万不要贸然去做。因为贸然做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了任何的危险,你都会后悔不已,你甚至终身不能原谅自己,一定要注意安全,在安全的基础上去做游戏。


比如刚才我举那几个例子,都没有什么风险。比如说蜗牛的游戏、娃娃机的游戏都没有风险。所以一定要注意安全,千万不要为了花哨,最后超越安全底线。玩游戏增加家庭的亲和性、增加家庭的幸福感,绝对不是去制造可能出危险的机会,所以平衡自己、平衡孩子,把我们的条件说清楚,再一块玩游戏。


老人可能活动力有点限制的话,可以玩静止的游戏。如果我们年轻的夫妻相对比较活跃,可以玩运动移动中的游戏。所以这样的话,都是我们跟孩子很好交流的一个点。


今天这本书,叫《和爸爸一起玩》,其实不是仅仅是说爸爸和孩子可以一起玩,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本书唤醒那些真的很忙碌的爸爸,加入到真正养育的行列中,把您那份压力,在跟孩子交流中释放。


也希望你在忙碌了一天、忙碌了一周以后,通过跟孩子交流,不仅促进孩子的发育,而且还使自己的心情得到了缓冲,使你有更好的、更旺盛的精力,投入到明天,或者下周的工作。所以让我们一起来去关注这本书,这本书讲了100个游戏,看完以后就会发现,哪个游戏都可以在你家里实现,让我们一起做好吗?让爸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养育的高手,成为真正的爸爸,好不好?我们一起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1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96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4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3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5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完本文约需45分钟 大家好!欢迎来到非凡精读馆,我是崔玉涛。 今天非常高兴跟大家分享一本书,叫《和爸爸一起玩》,...
    绿叶zll阅读 233评论 0 0
  • 2021.10.16语写 因为身体的不适,凌晨3:00醒来咳得一发不可收拾,导致今天睡过头还好,我有这么多好邻居孩...
    代盼阅读 159评论 0 0
  • 天也降温了,外面的淅淅沥沥的下,桂花还是没有开。 大大小小的杭州公众号都在说说天热桂花迟迟不开的事情,也担心未来几...
    半个哭泣的橘子阅读 134评论 0 0
  • 下雨天,很让学生党家长反感,来去都是湿漉漉的。 不过下雨天,也适合干点儿窝心的事儿,比如刷剧,毕竟我那免费电影票只...
    木徒阅读 208评论 0 1
  • 一直都想说一说他,觉得说完了他,就能放下,可是说了很多次,写了很多次,他偶尔还会出现在我的生活,但我早已退出...
    b9582dcb0472阅读 31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