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林黛玉与薛宝钗

最近在《红楼梦》的世界里走不出来,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说《红楼梦》是一本一辈子都可以读的书。不同阶段会对相同的人物有不同的感受,也许正是因为处于不同时期不同经历下的自己,所以读出来的味道不一样。

一开始觉得林黛玉很让人疼惜,特别心疼她。父母双亡,寄住在外婆舅舅家,虽然是在大富家庭不愁吃穿,但从情感上还是觉得她好可怜,很小就无法感受到父母给的温暖。加上请少年时期的敏感和多愁善感,特别能理解她打从心里的忧伤。

后来渐渐长大,对于林黛玉这种忧伤开始反感,给人感觉有点无病呻吟。虽然知道作为抑郁质,凡事总是以消极态度面对。但是总是把自己的悲伤放在脸上,不仅让人感到这个人无病呻吟,并且还特别反感。

直到现在,又读出了另一种味道。很多人都喜欢袭人,都喜欢薛宝钗,因为他们的为人处世都特别让人舒服,觉得这两个孩子都特别有教养。而林黛玉却是把自己的所有性情都表现在自己脸上的人,不去看任何人的脸色。

林黛玉和薛宝钗常常是拿来比较的对象,薛宝钗比林黛玉晚到贾府,却更受欢迎。因为她会做人,很用心在经营自己的形象。不仅会服侍贾母、王夫人、凤姐这些人,连同丫鬟也都照顾。有一次史湘云从家里过来的时候,给了袭人一个手环,后来袭人说了一句,薛宝钗之前也给过她这个。瞧,这个人很会做。在贾母为她办的生日宴上,她点的菜,她点的戏,全都是按照贾母的喜好来做的。

蒋勋经常说他们两个是世间的两种状态,是生命中的两种不一样的美,没有好坏之分。是的,薛宝钗确实能让场面变得好看,属于理性一类的人,不会闯出什么大祸,不会让其他人觉得不舒服。她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为了迎合别人,都是为了满足别人。可以说她很会照顾人,得体大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个人也挺可悲的。到最后,都忘记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的是什么吧,变成了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把最真实的自己隐藏到最后变成不见了。为什么自己后来对宝玉那么好,却没有走进宝玉的内心,因为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情”“情”交流。

而林黛玉却不一样,她从来不会理会别人,只在乎自己内心世界的变化。在《红楼梦》中,曹雪芹给林黛玉的定位就是“空灵”,说她是飘过来的仙女,不食人间烟火。她似乎没有落脚。也不在乎所谓的世俗的东西,她只在意她内心是怎么感受,是怎么变化。与宝玉是“深情”对望,是两颗心的交汇。

虽然这个人会让人感觉总在大场合中扰乱大家的氛围,也一点儿都没有礼貌。确实用世俗的观点来看,这个人简直就是个没有教养的人。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有多少人可以跟她一样,活得这么的潇洒,如此地真心。

无论是在古代女子没有地位的时候,或者在如今这个世俗的社会里,我们总是在忙忙碌碌、反反复复中行走,却忘了停下来听听自己的声音,渐渐地把真实的自己给忘了。

其实都没有一个真正的定论来判定好坏,他们最终都以悲剧收场。就像是生命中的两种不同平衡,用来平衡自己与外界的分量,各有各的优点,也有各自的缺点。

《欢乐颂》里面,超我为主的关关遇上了自我为主的谢童,上演了乖乖女与叛逆歌手的故事。其实他们都在彼此的内心深处找到了另一个自己,羡慕着对方身上有自己没有的东西。

欣赏薛宝钗的大体和大局意识,可以让事态保持正常状态发展,场面不失控,也羡慕林黛玉的随心所欲,明明白白自己的心,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

我们大部分人都是薛宝钗,为了生存,为了所谓的世俗观念,在一个人的时光里,希望也可以做一回林黛玉,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红楼梦】全书所有人物关系 37度女人 2012-9-7 18:58 【红楼梦】关系图——看了后终于明白了,一本厚...
    37度女人_8dda阅读 8,249评论 3 33
  • 论红楼,莫漏红楼女子;论红楼女子,莫少“金陵十二钗”;论“金陵十二钗”,莫缺薛林二冠。 关于薛宝钗,其诚然是个出色...
    我的猫叫伍毫子阅读 6,839评论 25 75
  • 成为你所想的样子 没有将浑身的力量——作为利剑 谁会了解我们的美好 谁又能见证我们的分离 回头凝望 与你重逢之时 ...
    角落里的余佯阅读 299评论 0 0
  • 小儿快十一个月了,浑身上下总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跟头小牛犊似的。 小儿在家中圈不住,总想挣脱温暖的怀抱,自己撒欢。...
    刘忙不盲阅读 270评论 0 0
  • 2016年9月6日,星期二,早上小梨有点不愿意上学,我用冰淇淋奖励的方式成功地诱导了她,不知道这种方式对也不对...
    原生家庭的痛阅读 1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