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道”之名最初见于《黄帝内经素问著至教论》。“医道”的“道”就是道家的“道”,通过黄帝和岐伯的对话,可知“医道”来自于道家的神仙,“医道”的重点在于修炼,经过修炼才能出特异功能,才能长生不老,因此古代秉承医道的医生都注重修炼,也都具备特异功能。
根据《黄帝八十一难经》的序文中透露的医道传承的谱序,上帝传给岐伯,岐伯传给黄帝,之后历九师、伊尹、商汤、历六师,传给了姜太公,又传给了周文王,之后历九师、医和、历六师,传给了扁鹊,又历九师,传给了华佗,又历六师,传给了黄公,再传给了唐朝的曹元,曹元是著名诗人王勃的好友。此后的名医还有唐朝的孙思邈,明朝的李时珍等。
张仲景的预测功能
张仲景是东汉著名的医家,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医药史上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的医学典籍,第一次系统完整地阐述了流行病和各种内科杂症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
史载,一次张仲景到了繁华的都城洛阳一带行医。当时文学史上号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和张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触中,张仲景发现这位仅有二十几岁的作家隐藏着可怕的“疠疾”的病源。
有一天,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如若不然,到了四十岁,眉毛就会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会死去,现在服五石汤,还可挽救。”可是王粲听了很不高兴,自认文雅、高贵,身体又没什么不舒服,便不听他的话,更不吃药。过了几天,张仲景又见到王粲,就问他:“吃药没有?”王粲骗他说:“已经吃了。”张仲景认真观察一下他的神色,摇摇头,严肃而又深情地对王粲说:“你并没有吃药,你的神色跟往时一般。你为什么讳疾忌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这样轻呢?”王粲始终不信张仲景的话,二十年后眉毛果然慢慢地脱落,眉毛脱落后半年就死了。
与扁鹊、华佗一样,张仲景应该也是具备透视功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