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天,传习录。

图片发自简书App

1,王阳明在这里先是说了一些谦和之言,随后阐述了致良知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圣人之所以成为圣,是因为他得到了圣法的缘故,尧,等王之所以能治理天下,并保证其政治活动的正当性,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本着良知而言行。政治家作为掌握政治资源,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治理的一方,如果按照良知处理政治事务,必然符合民众的愿望,因为不管是政治人物还是一般民众,在所具有的良知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上下一致,圣凡同心,天下便可得而治也。这个境界,便是王阳明梦寐以求的社会大同。

2,王阳明提出了良知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是对现实的社会状况有深刻的切肤之痛,社会上两只之学不明,也就意味着对传统儒学价值的信仰淡薄了,由此以来,对朱子穷尽万理所蕴含的那种功夫也就逐渐演变成书上的义理,良知德性之知也就流入到自然物理知识或文字知识的误区里面了,积重难返,越来越难以自拔。

3,王阳明的学说一开始并没有被社会所认可,也没有动摇朱学的地位,相反王被指为伪学,甚至被诬蔑为丧心病狂之人,但是并没有像许多饱受忧患的文人那样,放弃自己的理论,而是一直坚持儒家的立场,对社会的深切关怀,成为王道德实践的真实原动力,使他虽然遭受诬蔑,而不丧失自己的意志。

4,我们虽然不被别人理解,但是我们的良知是不变的,我们做事情不是给别人看的,而是真正要为了社会的发展。

5,王以天下为己任,用自己的努力,希望改变当时的社会状况,实现天下大同。这种社会责任感,值得学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笔者写下这个题目,可谓诚惶诚恐,深感要对一代大儒的思想有所评判,力道仍非常浅薄。能写这篇文章,缘于读梁漱溟先生的书...
    云之汉阅读 5,269评论 0 15
  • 导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
    小播读书阅读 35,672评论 4 144
  • 今日,高老师说:“今天我们来开个三欣会”。我们都都很惊讶,因为我们没开过三欣会。我是第5个说的人! 我说:“我是欣...
    Monica莫阅读 2,283评论 0 1
  • 每个人都有向好之心,区别在于少数人的向好之心通过有用的方法做到了,而大多数人只是停留在向好之心的想想而已,想到了,...
    超级早起者William阅读 587评论 0 1
  • 女: 我推开这扇尘封的窗 期待阳光温暖心间 熟悉的琴声荡漾耳畔 古老的旋律撩拨心弦 你插入发梢的叶遗失风中 他送的...
    不上相姑娘阅读 228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