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入”人心 廉“通”心间

        清廉,它代表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领域中价值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民主法治之本,人类道德智慧的结晶。社会腐败的问题越来越尖锐。各种违法犯罪形式千奇百怪,一些公职人员甚至丧失了理想追求和职业精神,以一己之力,肆意掏腰包、滥用权力、互相捞好处来满足个人欲望,一再向社会输出不良信号。因此,如何弘扬清廉之风,激励人们共同为清廉事业而奋斗,成为了当前一个重大的课题。弘扬清廉之风,不只是一个看似高深、苛刻而枯燥的口号,更是在灵魂深处引领人类实现自由不羁。实践当中,我们应该因地制宜,全面推进清廉事业,通过制度完善、教育提高和治理加强等灵活手段,共同推进中国梦、民族复兴、社会和谐的实现和发展,从而促进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

        清廉政治是维护国家法律权益的重要途径。一个国家,要想建立一个法治社会,不仅需要一系列完备的法律规范,更需要一群具备清廉政治思想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监察部门等来切实履行法律义务,承担法律责任。需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监管和问责制度的力度。坚持法制和制度化防止腐败,不断完善公开透明度等制度,才能够形成一整套制约腐败的机制。同时也可以落实问责制度,明确责任人员,推动各级人员履行职责,互相监督,执行奖惩制裁。减轻贪污腐败与行政不作为的现象,提高公众对行政部门正当性的信仰和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方能获得公众的尊重与信赖。

        清廉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根基。揭开“挂羊头,卖狗肉”的遮羞布,发扬诚信经营,实现公平合理对待生产要素,保护消费者利益,主动参与公益事业等等,这些举动体现了一个企业必须具备的经营清明之道。依法严惩贪污受贿、行贿、滥用职权等违法犯罪行为,将其打入法网,既起到了震慑的作用,也体现了法律的公正权威。同时,也要关注依照制定的法律,“给分”“罚分”的监督,通过改正薄弱环节、铲除陋习和漏洞,堵塞腐败渠道,依法打击,在基层治理、社会组织等领域建设步伐和成就方面取得关键进展。扶持产业提升、科技创新,规范环境贡献,诚信合作共赢,必能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并为实现社会经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清廉社会是实现文化进步的必要选择。倡导正义、诚信、勤俭、家风等核心价值观,注重祖国民族文化传承、历史遗产保护、社会公信力提高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是扩大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文化水平的途径。加强宣传教育,树立优秀榜样,形成良好社会风气。革命历史和巨变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可贵的精神财富。宣传和普及廉政文化,引导公民群众自觉履行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树立清廉、诚信、责任为行事准则。此外,在社会生活中,将一切学习和宣传清廉风气的行动放在重要地位,通过多种途径,如媒体、互联网、书籍等,不断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强大的廉政文化力量。只有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家风家教建设,才能让公民更好地按照法律、道德和良知行事,远离不良风气,进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