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周作人,发现知堂先生的另一面

说起周作人,我们想到的他是著名的散文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和思想家,是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是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影响深远的作家和学者。他的兄长是文学巨匠鲁迅,他的弟弟是社会活动家周建人。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

抛开历史评价的是是非非,周作人著作等身,作品的出版过程却漫长而曲折。


在《周作人集外文》后记中,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对周作人著作的出版过程给出了解读:以1945年为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05年译著《玉虫缘》开始,至1945年止,周作人一共出版了各类著作28种,译著14种,与鲁迅合译著作5种,还有编订古籍1种。1945年后,周作人的著作和译著在内地出版寥寥。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思想解放和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新审视,周作人其人其文提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日程,周作人的著译也逐步解禁。

对于周作人的作品,废名先生的评价是“渐进自然”,周作人散文作品中冲淡平和的风格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正如止庵所言:“周作人的文章好大家皆知,但他的好文章却不限于自己所编的几十种集子,也包括集外文。他的某方面的风格,甚至主要体现在集外文中。”

与周作人散文、译文淡雅平和的风格不同,集外文中对女性问题的讨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思考等内容,展现了周作人犀利的观察与凌厉的文风,让我们能够看到知堂先生的另一面。

陈子善教授说:“几乎所有的中国现代作家都有集外文作品,而且许多集外作品并非可有可无,恰恰相反,对研究和评估该作家的文学历程和文学成就往往至关重要,甚至可能改变对该作家的既有文学史定位。”

新版《周作人集外文》

独家首发《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还原丰富立体的周作人。

新版《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共三册,分别为夏夜梦(1904—1922)、什锦独白(1923—1926)、青灯小抄(1927—1945)。

周作人曾云“半生写文字,计数近千万”,可见其散佚作品相当不少。经过研究者多年的搜集,如今已蔚为大观。本次编订的《周作人集外文》,就是对这一辑佚工作的小结。它的出版,对推动周作人研究的深入自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

——赵国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书接前文。 叮叮和我在家待了3天,由于叮叮身体大,常上沙发,也上床。主人不喜欢了,就准备送人了。 但是,送给谁呢?...
    华丽转身润芝田阅读 1,202评论 0 4
  • 真的有点晚了,脑子有点蒙。写几个字,证明我来过,除了踢毽子,其他都完成了,真好,学会自律就是我这一生最大的财富
    极致好美85阅读 40评论 0 0
  • 注:本例中用中文作为包名是不规范的写法,仅方便中国大陆同胞更好的理解包的作用,实际开发中均用英文。 以上就是我关于...
    涎涎阅读 1,41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