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论》泰定第六(一)

    《坐忘论》是唐代高士,道教上清派司马承祯祖师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重要影响的道教经典。书中强调生命的宝贵,主张养生莫过于修道;修道在于静心;而静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坐忘”。书中阐述的坐忘之法,是一种很好的保持性灵宁静安详、破除烦恼和回归真我的修炼方法。

图片发自简书App

《坐忘论》

泰定第六

夫定者,尽俗之极地,致道之初基,习静之成功,持安之毕事。形如槁木,心若死灰,无感无求,寂泊之至,无心于定而无所不定,故曰泰定。

庄子云:“宇泰定者,发乎天光。”宇则心也,天光则慧也。

心为道之器宇,虚静至极,则道居而慧生。慧出本性,非适今有,故曰天光。

【解释】

所谓的“泰定”,就是清除一切俗念的最高境界,是获得大道的初步基础,是修习静心的成功标志,是保持安心之事的完成。做到泰定的人形体犹如干枯的木头,心思如同燃尽的灰烬,不被外界名利所动,也没有任何追求,寂静淡泊到了极点,勿须有意去追求静心,而心无时无刻不处于静寂的状态,因此我们就把这种状态叫作“泰定”。

庄子说:“心境安详虚静的人,就能发出自然的光芒。”庄子说的“心境”就是我们说的内心,庄子说的“自然的光芒”就是我们说的智慧。

心是接受大道的器具,当内心虚静到了极点的时候,大道就会入居心中而智慧就会产生。智慧本来就隐藏于人的天性之中,并非到了现在才有,所以把它叫作“自然的光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子道德经解上篇 憨山大师著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
    妙行如涣阅读 35,442评论 6 39
  • 亲爱的未来男友: 你好啊。 我是你的未来女朋友,这是我第一次写信,我这人不太会说话,反正我写什么,你就看什么吧。 ...
    阿苏corol阅读 2,419评论 11 23
  • 【简单相信,听话照做】 口梳理自己的梦想板和关注事项,放在omnifocus 或奇妙清单里; 口检视本周个人目标与...
    易俊松阅读 597评论 0 51
  • 今天晚上去参加读书会,在学院里,拐弯处前面有几个学生,拿着篮球,在一起说着走着,我差点碰着一个滑滑板的男孩,急忙急...
    舒静心阅读 206评论 0 0
  • 百合幽谷阅读 2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