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1

。疫情肆虐,只能宅在家里。坐拥各种资源却是找不到那种一见钟情的动漫番剧,颇有游鱼渴毙,翔鸟窒息之感。几番纠结波折,算是灵机一动或者说灵机半动吧,力士卸岭地找来这部"上古老番"一一《斩!赤红之曈》。

这部番算是有年头了,在番剧竹冒泉涌,霸权多如牛毛的今天,一部作为2014年发行,迟迟没有续作的短篇剧集,那么销声匿迹是最正常不过的结局,大多数观众或许早已忘记这部番剧。对比《斩!赤红之曈》同一时期的番剧,只能慨叹一句:众强环伺。无论是有强大的漫画与轻小说的读者基础的《JoJo星尘斗士》与《约战》第二季,还是引领争议之风口浪尖的《东京喰种》,只能说《斩!》的败走是意料之内。Bangumi评分只有6.3分,而同一时期的另一部轻喜番剧《月刊少女野崎君》却有8.0分,尽管后者是恋爱日常番,两者类型与剧情大相径庭。但是同为夏季番剧,却难有相当的成就与口碑,不免还是得从番剧本身思考。看完全剧或者看个几集(如果耐心看完的话),你就能立刻体味到不太对劲的地方,其实总结起来最大的问题也很简单:剧情硬伤。当然除此以外,还有设定俗套,剧情推进过于简单直接,架构不太经的起推敲,人物形象较为脸谱化等一系列问题。如果说因为竞争对手太强而输是意料之内,那么由于这些问题导致口碑两极分化则是情理之中。

《斩!》的创作公司是大名鼎鼎的WHITE FOX,作为一个前有《命运石之门》,后有《Re: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的优异作品的创作公司,WHITE FOX的功底自然无需置疑,因此,《斩!》未能一炮而红不能说是惨败,而更多的应该是勾画上的失误,换句话说,我们本可以看到一个更好的《斩!赤红之瞳》。当然我并不想就此对《斩!》全盘否定,或者说给出什么专业的批评意见来。无论是作画分镜还是声优阵容上来说它至少是相当优秀的,更何况播映前后,《斩!》也确实收获了一定量的人气,拥有自己的粉丝群体,并且促进了一定程度的再创作。所以我更愿意谈谈它给了我哪些感触,有此想法,大半可能源自自己接触时的年龄正处于中二的青春期吧。那让我们先来看看它到底说了个什么样的故事。

整部番讲述了来自乡村的单纯少年塔兹米在认识到自己准备投身与效力的帝国的腐败与朽暗后,毅然加入刺杀组织"夜袭(Night Raid)",对抗帝国的守旧势力,并最后成功帮助起义军攻陷帝都,推翻帝国统治的故事。可以说算是喜剧吧,毕竟最后众人的目标业已实现,腐朽的帝国终于陷落,新的国家也算是正在孕育。当然观众会觉得相当悲伤,作为"主角团"的众人几乎全军覆没,唯有指挥者娜杰塔与精英赤曈存活,其他人全部阵亡,甚至有像雷欧娜这样被强行“安排”死在胜利前夕的惨剧(从这里也能看出在剧情安排上的一些死板之处)。

《斩!》自结局释出之后,便被一众震惊的粉丝冠以“致郁”之名,其中莫过于观众们,对一直处于主角光环下的塔兹米在最后决战中牺牲的痛惜。主角都死了,这可能是观众最耿耿于怀的一点。但是细想之下,至少有两点可以咀嚼。首先,主角死了是不是最好的选择?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原作漫画中,塔兹米与战斗中结下情意的同伴玛茵最后一起存活,并在安全的后方结婚生子,可以说是标准的Happy Ending。而在TV动画中,则被安排在最后的作战之中,双双先后牺牲。从悲剧性来说,自然是“牺牲”来的更有冲击力,而作为偏好喜闻乐见的Happy Ending的大部分受众,那必定是更想看到自己喜爱的角色能够修成正果,享受完满的人生。不排除导演想放弃这部作品的续集创作,而一劳永逸地把主角“写死”的想法之外,我们仔细想想,就会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导演或者编剧想要在整部番剧中一以贯之的某些想法。

早在塔兹米加入Night Raid之初,作为他最重要的引路人——成员布莱德就针对其天真的想法,表示出尖锐的意见:这是一个暗杀组织,杀人就是杀人,是恶本身,无论自己自以为多么正义,都掩饰不了血迹与罪行。而既然是罪行,那么必定自有报应,心里应对于随时随地的暴死有身心上的准备。身处中二时期的我当时确实觉得这个看法比较冲击,我们观看这一类的作品,无非都是想释放内心的想法,所谓之满腔热血,行侠仗义,至于我们的动机,必定都是潜意识中拔高了自己的道德位置。杀死所谓邪恶的一方,伸张正义,足以让一个三观未正的年轻人血脉贲张。然而,正如剧中所说,杀人是罪恶,这一点无可改变,是铁一样的事实。我们确实该思考一下,所谓法外之刑,谁才是正义的定义者和审判者?我们为正义杀人是否只是另一种自我陶醉和拔高的罪恶?这里我们不由得已经看到编剧已经暗暗定下了这种所谓“报应论”的阴暗基调。全篇也无不弥漫着所谓因果报应,冤冤相报的氛围(过于繁多而显得刻意)。这当然不是第一处,在此之前,促使塔兹米加入组织的、同伴遭受迫害的事件中,表现的手法也是相当血腥与直接。帝都一个殷实的家庭收留了他的同伴,殊不知暗地里这家人是毫无良心的恶魔,而恶魔最终也被塔兹米所斩杀,自此,杀人偿命的诅咒便开始纠缠这个本来单纯善良的少年(无论是自己的朝夕相处的战友接连死去还是自己在最终之战中牺牲)。确实这种手法当然因为它的直白而有其优点,但是由于整体上又太过直白,而显得塔兹米一行人的受骗显得相当浅薄,仿佛是为了推动剧情而强行安排,从而使得那帝国可见一斑的腐败与残忍显得更像舞台上的妆容,过于生硬,而不是像一棵真正的腐树那样,只需轻轻一剥,烂掉的树干就能自然显露。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结合整部作品来看,编剧让塔兹米在最后死去的情节倒不见得是故意和观众作对了,而是因果报应这个巨大车轮碾过去的又一位牺牲者。

剧中的其他角色也确实因为手沾鲜血,而被绑缚在这个诅咒之中,我们看到成员一个个接连死去,心中不禁伤感,也应该同时想到,每失去一位战友,幸存的人又该怎样坚持下去?这里我想结合大部分剧情中与主角团缠斗的反派团队——“狩人”,来谈一谈。这类角色剧情的塑造,比较像两两对线般,设置境况相似的一对正反角色,就像某种规律或者编者的喜好吧,大家都能以此找到正反两派中所谓对应的角色,或许有点相映成趣的感觉。乍看我们都会觉得手执恶鬼缠身的塔兹米与同类型帝具(设定中的一种独特强力兵器,只为少数人所有)的威尔算是对照,性格相似,出身相同,但是我却觉得塔兹米与前期的塞琉更为相似。后者是一位原警备队出身的少女,尽管平日热情似火,对待平民极为和善,但是随着自身的环境与成长,她心中对于善恶维护已到了扭曲与走火入魔的地步,她的恩师作为警备队队长由于曾经对平民犯下的迫害罪行受到了“夜袭”的处决,因而更加仇视包括“夜袭”在内的所有罪犯,坚持认为自己维护的帝国拥有绝对的正义,不惜将身体改造成机械,哪怕最后关头,选择自爆杀敌,也在所不惜。全剧来看,她真的是一点人性皆无吗?并不是,无论是平日对百姓的和蔼可亲,作战时和自己战友的深情厚谊,还是最后关头,对与自己一起送葬的宠物般的战友帝具流出的眼泪,我认为都不亚于主角团中的任何一位,这些地方都能看出她并不是泯灭人性、为了杀人而杀人,而是为了自以为崇高的正义与事业,哪怕旁人看来已经到了病态与扭曲的地步。那么这里我们也能看出对于“狩人”而言,“夜袭”所做的一切不也是离经叛道而需要被铲除的邪恶嘛?作为观众和局外人我们当然可以放心地带着所谓居高临下的视角和道德的优越感指责尔尔,甚至可以满怀偏见和偏袒去评价这些角色,但是当我们身处其中,当我们变成剧中人之时,我们是否也会一意孤行只为自己的所信奉的目标呢?

可能剧中那种王朝颠覆、暗杀横行的事件我们一辈子也不会遇到,我们也永远不会面临手握生命的生死抉择,然而生活中常常会强迫我们在一些重要的岔路口让我们做出选择,或者是一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