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对于我自己,我有很多问题,比如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我的优点缺点分别是什么?我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我是不是适合目前这份工作?我工作是为了什么?我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我的激情所在在哪里?我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共度余生?等等。。
记得杨绛说,大多数人烦恼是因为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前年我的年阅读量95本,去年已过百,我不认为自己读书少,那难道是我读书的打开方式不对吗?不然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但仍然不了解自己,仍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后来有一次英文场,HRD蓓蓓介绍了工具叫乔哈里窗,它包括四个象限。我知道别人也知道是公开区域,我知道别人知不知道是我的隐私,我不知道别人知道,是我的盲点,我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就是我的未知区域;而如果我们想要了解自己,我们就需要把未知区域尽量的缩小;如果是隐私的部分,我们可以尽量自我暴露,如果是盲点,我们可以寻求别人的反馈,或者做自我评估测试,而对于未知区域,我们还可以通过coaching的形式去探索。
关于自我评估测试,我做过DISC,MBTI, BVR, 九型人格,这些测试其实大同小异,但我发现结果却不太一样。有一个普遍的规律是人会比较倾向于接受那些自我认同的东西,而这,会对测试结果造成偏差。另外,在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认知失调,就是说当我们的认知和行为不一致时,我们往往会扭曲自己的想法,使它符合我们的认知,从而减少失调带来的不适感,它会扭曲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和记忆。
关于接受别人的反馈,我发现不同的人给我的评价各异,有些甚至是冲突的。造成这样的结果,有部分是不同人的认知差异所致,还有部分原因是我们的内在不统一,而我的外在表现取决于哪个'我'控制住了我。还有时候别人的反馈,会引起我们的习惯性防卫反应。为什么呢?我们的大脑有三个大脑层,第一层是鳄鱼脑,又叫本能脑,第二层是情绪脑,第三层是逻辑脑。当我们接受到批判的反馈时,它会刺激本能脑或者情绪脑,因为这两个大脑皮层传递的速度很快的,本能脑会做出战或逃或呆立不动的反应,情绪脑会有一些强烈情感的反应,比如厌恶恐惧等等,而只有当我们绕过这两个大脑皮层,才能真正的用逻辑脑思考进行理智的对话,并且正视和接受别人的反馈。
关于Coaching,就是教练式提问可以用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帮我们探索未知区域,但有一个问题是有些教练会有认知预判,导致他并不是和你一起去探索未知,而是他引导你走到一个他认为的正确方向,而这方向可能并不是你真正想去的。
不久前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叫做《自我观察》,她说如果你想了解自己,这本书应该对你很有帮助。但作为一个理工女,我对这些心理灵修的书籍表示难以(用逻辑的方式)理解。而且最近读的一些书籍,包括《好好学习》,《跃迁》和《穷查理宝典》,提到的所谓的临界知识、底层规律和普世智慧,都是以一些硬科学知识为基础的普遍规律,因为这些都是被无数次验证过的。但我又忽然想起关于如何寻找自己的天赋的问题,也是说要进行自我观察,记录让你感到强大的瞬间,因为天赋就是能让你感到自己强大的事情。于是我暂时抛开疑虑开始看书,书还没读完我就开始暗自庆幸自己看了这本书,因为这书在讲作者观点的时候,他会先列出硬科学的知识,然后再引出他观察到的内在规律。比如书里提到的第一运动定理,测不准原理,能量守恒等等,所以我发现这个乔哈里窗里,在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区域,除了反馈和coaching, 我们还可以通过自我观察来了解自己。
那自我观察需要观察些什么呢?第一,观察身体里任何不必要的紧张,比如说搬重物时牙齿的咬合;第二,观察不必要的思绪;记得有人问一个得道高僧,得道前后的区别,他说得道前,打水时想着扫地,扫地时想着吃饭,而得道后,打水时只专心打水,吃饭时只专心吃饭。第三,观察不恰当的情绪,比如有时候忽然的歇斯底里;第四,观察你的习惯。为什么要观察你的习惯呢?因为习惯是重复可以预料的,而如果我们一再的重复同样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习惯,却暗自期待会有不同的结果,带来一些改变,你觉得这个可能吗?
进行自我观察,要注意四个基本原则,第一,不要评判。快速评判是很多人很容易犯的错误,我们需要让我们的注意力停留在身体的感觉上。第二,不要改变观察对象,因为如果我们对对象有评判了,尝试着去改变它,就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第三,注意身体的感觉并放松,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感觉相伴。第四,无情的诚实面对自己。自我观察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无情诚实的面对自己,我们就会收获一个美德就是谦逊。
之前看到朋友圈画书的朋友的一张简画,特别喜欢,就是关于 '看见‘ 的主题,画风很简单,双眼一睁一闭,简单几个字,“睁开眼睛,我看见世界,闭上眼睛,我看见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