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念奴娇

黄庭坚    念奴娇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鉴赏:这首词作于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当时词人被贬戎州(今四川宜宾)。全词意气纵横,充分显示了词人不惧人生坎坷、世事艰险的旷达胸怀,反映出其宠辱不惊、坐看风云的人生态度。


上片写众人赏月的情景。开篇三句起笔阔大,描绘秋山远景。在这里词人妙用倒装,把“秋空净”写成“净秋空”,笔势纵横,鲜活再现了新雨之后天空一碧如洗的情状。紧接着一个“染”字,写出了雨后青山的生机勃勃。这三句色彩鲜明,动感十足,给全文作了抒情的铺垫,非心胸豁达、豪气干云者不能写出。后面的“桂影”六句,写明月冉冉升起,当空而挂,中秋虽过,但光辉不减,这是词人心底流露出来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言壮语。结尾两句是一个过渡,从月到酒,为下文做铺垫。


下片抒怀。开始三句交代环境:众人相随,园中赏月。“共倒”三句,写大家开怀畅饮,尽情沉醉,而“家万里”亦隐含着词人被贬他乡、飘忽不定的伤感。但是,这样一个旷达之人绝不会就此低沉,于是词人大笔一挥,高唱道:“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身处逆境之人却能发此豪迈肆意之语,可见其心中激情犹在。结尾一句写到吹笛的孙彦立终遇知音,自然要奏上一曲。


这首词笔势纵横、肆意不羁、情怀激荡,兼具沉郁幽深和豁达豪迈的风格,已得东坡神髓,是词人晚年少有的佳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