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会沉迷于游戏?
1)为了获得快乐(即多巴胺)
多巴胺型的快乐是人类快乐的主流,多巴胺正向调节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这种快感持续时间较短但是反应激烈更明显,通常所有享乐型的快乐都是多巴胺型的快乐。
这种快乐一旦消退,人就会相应的失落和压抑,进而开始期待下一次快感的来临。所以多巴胺型快乐的特点是「先甜后苦」。
长期沉迷于多巴胺所导致的问题:
由于长期沉迷于多巴胺,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进而生活出现亚健康,血清素、内啡肽等多肽化合物分泌减少,开始变得愤怒、抑郁、焦虑、生活充满无意义感,进而渴望获得更多的多巴胺来麻痹自我。
基于进化心理学的解释,我们知道,从生活进化的角度,人类活着的目的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基因。
为了这个目的,自然选择为人类做了几个心理设定。
1、完成和传播基因相关的事情,你就会获得快乐。如吃饭、生娃、获得声望等...
2、这种快乐持续短暂,逼迫你继续渴望得到快乐。
3、大脑重视事实,忽略感受(大脑会忘记“快乐是短暂的”这件事,渴望追求更多快乐)
自然选择不会在乎我们是否快乐,它只是把快乐当成诱饵,来达成传播基因的目的。
所以佛学讲,众生皆“苦”,这里的苦是解释为“不满足”。
快乐得到满足后变得空虚,进而渴望下一次快乐。多巴胺带来的快乐一旦消退,人就会相应的失落和压抑,进而开始期待下一次快感的来临。
进化设定我们的快乐必须是短暂的,因此我们永远都不会满足,而这就是人生的“苦”。
2)基于心理学的算法设定
以王者荣耀举例,“王者荣耀”为什么容易让人上瘾?
王者游戏结束后,水晶破碎的画面不能跳过是有原因的。
心理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研究发现,人怎么样才能获得巅峰的体验?——“峰终定律”
你对于一件事情的感受,其实不取决于整个过程,就取决于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过程中最巅峰的(体验),一个是临结束的时长体验。
而且游戏设计师很好的平衡了游戏四要素(机制、故事、美学、技术),项目的平衡和稳定,优质的使用体验会让你沉迷其中,之前我还拆解过勋章的价值和意义。
类似非理性行为还有很多,如:
等级越高,你越不愿意放弃;充值越多,越不愿意放弃(沉没成本)
胜率越高,单局输出分数越高,越想炫耀(凡勃仑效应)
3)贝叶斯机制
这里强调习惯的力量,之前在讲「自动化思维」的时候,我说过,一个固有的信念在大脑里不断的被强调、重复,大脑就会接受它,慢慢地它会变成我们思维/习惯的一部分,之后遇到类似/陌生场景的时候,你就会快速的用这套思维方式来解读和翻译和外在的事物。
大脑本质上就是一台贝叶斯机制,你的一切想法和行为都是对大脑的训练和强化,
举个例子:
你打开抖音,你看的每一个视频,每一个行为都会被记录。(标题、观看时间、用户画像、内容......)大数据记录了你的喜好并加以分析,进而给你分享更多类似的视频,让你沉迷其中(沉迷于多巴胺)
晚上睡不觉的时候,躺床上玩手机,如果你每次睡不着觉的时候,都躺在床上玩手机,床就会认为,床=30%睡觉+70%娱乐,你会越来越难以睡着。如果你每次睡不着的时候都能起床,去书房办公,然后困的时候再去床上睡觉,大脑就会修正算法,它会认为床=95%睡觉+5%其他,你会很容易睡着。
大脑特别擅长构建「联想」,如果你每天没有事情的时候就想起来打游戏,或者一到固定的时间段就开始打游戏,大脑就会记住这套流程,到时间就自动开启,让你去玩游戏。
之前我在聊记录价值意义的时候说过,“未解决的问题,意味着不确定性,也意味着不稳定的状态。而我们大脑,本质上是不喜欢「不确定」的,它会倾向于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世界本就是复杂多维的,但是人类并不擅长多维工作和思考,我们趋向于将多维的事情简化为单维,用一种关于简化的单维视角来看待世界。
“当大量问题悬而未决时,哪怕你强迫自己专心下来,也做不到。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些问题,渴望着立刻解决它们,或是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
当压力越来越多,又得不到解决,干脆放弃解决,获取更多的多巴胺~~
原因先聊这么多,接下来讲讲如何解决?
2、如何戒掉游戏?
根据上面的贝叶斯机制,你会发现一下子戒掉游戏不现实,但是你可以把游戏当成一种奖励机制,用其他的事情来填充你的生活,不断的修正你的算法。
1)制定目标
每天为什么会打游戏呢?说到底是没有目标,你这一天总是有时间的,总有时间吃饭、看剧、玩游戏,但是你不知道这一天该如何规划,于是索性,玩游戏吧。因为你也不知道,如果不玩游戏了,你这一天还能干嘛。
复盘里有个板块,是每日计划,建议前日就把今日的计划先列好,这样每天都有事情做。至于制定的计划做不做,是否能做完那是另一回事,如果你每天都很忙,你是没有时间玩游戏的。
2)用无数个小的内啡肽来换取一个多巴胺
内啡肽型的快乐相较于多巴胺而言,它的持续时间更长。当身体或精神遭受痛苦之后,身体就会分泌一种多肽化合物,它的作用是镇定和平静,同时可以促进身体内分泌系统和增加免疫力。
我们远古的祖先为了生存,需要去狩猎,但是他们并不是特别容易获得食物,于是需要长途奔跑,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分泌了一种多肽化合物叫做内啡肽,它使得我们感受快乐,相对于收获猎物所分泌的多巴胺它更容易获得,所以古代的时候,人类用无数个小的内啡肽来换取一个多巴胺。
扩展为什么长跑会上瘾?
因为长跑或者完成一项工作和学习任务的时候,身体都会分泌内啡肽,它有助于排解压力,镇痛调节情绪以及增强免疫力。
那该怎么获得内啡肽呢?
用一连串的内啡肽型小快乐换一次多巴胺型的大快乐。
比如你这一天设定了15个番茄钟,每完成一个番茄钟的时候,你都可以适当的放空一下,享受那种身体分泌的内啡态带来的平静感。
而当你完成了全部15个番茄钟(阶段性目标的时候),你可以给自己一个真正的奖励。
比如你可以看一晚上综艺节目,打一晚上游戏,这时候放纵一下,也不会有什么愧疚感。但是如果没有完成目标就不能得到这个奖励,必须忍着。
建议如下:
3)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熵增定律告诉我们,世界本质是混乱的,所有的有序都需要人为的感知和选择,如果你不能对自己的生活加以感知和选择,最后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必然陷入混乱。
你要找那些能为你带来正反馈且半衰期长的事情(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短时间内我很难帮助你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但是我可以提几个建议:
a)采用因果分析法(找到杠杆解)
最简单的就是5why法,通过因果分析,才能抓到它背后的整个循环。
如:
【想法】想玩游戏
⬇️【why】为什么想玩游戏?
【解答】因为无聊?
⬇️【why】为什么无聊?
【解答】因为没有事情可做
⬇️【why】为什么没有事情可做
【解答】没有制定目标
所以你的问题是,需要做好目标管理,比如参与同桌计划,好好复盘,这都是良性循环系统。
b)复盘飞轮
复盘飞轮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符合马太效应。
我们每天写至少5分钟的日报,它们很容易完成,但是它具有巨大的意义。
意义在于,你对自己做了一个非常小的承诺,然后你兑现了这个承诺,每次你兑现承诺的时候,实际上你就建立了一个承诺和兑现的良性循环,兑现产生自我信任感可以让你进一步承诺,而进一步承诺对应进一步的兑现,然后这个循环就像滚雪球一样不断长大。
随着你写日报的时间增长,你会增加对生活的掌控感,信心增加。
这时候开始主动的探索进阶复盘,随着进阶复盘的进行,你开始倍速成长,并且受到周围环境的表扬和认可。
你的磁场会不断变强,然后吸引更多同频人。同时这一切又让你更加充满信心,积极生活。这个循环一旦生成,就会以极小的成本自动运转下去... ...
4)18周期法
我最近有个小体会,因为我会不定期为自己购入一些小物件,如钥匙扣,床上桌,小音箱,台灯,耳机保护套等等,这些小物件让我的生活有了期待,完成任务后获得它们会给我带来很多惊喜,让我分泌很多的多巴胺。
你可以以21天为一个周期去养成习惯,如:
复盘完21天,就送自己一个小礼物~
一年大概有18个周期,这样你就可以收获18个礼物🎁,可以先预设自己的梦想清单(购物清单),然后一个个实现,想想就生动。
5)同桌计划
比如你最近在参与同桌计划,
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同桌共享时间,相互约定时间,每日语音沟通;
共学一门课:听课+做笔记+分享笔记+点评他人笔记,通过他人的点评和反馈,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笔记,督促自己学完课程(这不就是一个良性循环系统吗)
多参与社群活动,积极的给予更多小伙伴以反馈,这都是良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