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几个月前发生了这么一件事,一位母亲拿着孩子挑好准备打算购买的书,气匆匆地走向收银员,“你好!我想问一下,这本书会不会教坏小孩子的啊!?啊,一下生一下死”。只因这本《三体-死神永生》带上了“死神”两个字。无论自己的孩子、周边的家长乃至收银员百般解释,“三体是一本获奖的优秀科幻小说”“死神不是诱导死亡的意思”…也无法阻止这位家长因“死神”导致自己的孩子学坏而去跳楼的杞人忧天。最终,孩子也只能恋恋不舍的再看一眼柜台的书,便被骂骂咧咧的母亲拉着离开了书房。
“可悲”我本能地发出一声叹息。可悲的家长,可悲的孩子,可悲的教育,可悲的固化思维的理念。
看似认为自己通过各种短视频等小渠道获得“珍贵”的教育知识,饱读诗书搬的引导下一代,沾沾自喜的蔑视其他人的“错误教育”。无非,是用“安全感”来掩饰自己教育的无能、学术的无知。
早年间便有《丰乳肥臀》让不少“读书人”高谈阔论地谈“低俗”,但书中歌颂对母爱的伟大又岂是这类“书呆子”可领悟的。用顽固思维所获得的安全感,是多令人可悲!
我理解每一位母亲对孩子尽心尽责的保护,但是不加判断,一昧纵容自己敏感的保护欲,又限制住了孩子多少的成长呢?在这个不断开放,不断创新的社会,我们应该打开自己的眼光,去了解全面很多所不能理解的事情。我们允许批判,也抵制低俗,但是不代表我们可以纵容我们的主观意识去恶意抹杀别人的作品。
格局大开,豁然开朗;思维顽固,可悲可叹。最后用收银员的话结尾,“笑什么,感谢这样的母亲,真因为如此,我的孩子以后又少一个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