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内心有一个声音,多年来始终在提醒与说服我:那些人的故事,虽平凡朴实,但是你有责任叙述他们,不为别的,因为平凡的人生也有独特的精彩,尽管你并不精于文字。苦于时间的匮乏与底气的虚弱,一直无法且不敢去触碰那些人那些事,生怕掀开了之后,在某一天自己却没有足够的力量再去覆盖,而让他们爆嗮于炎热或飘摇在风雨中,最后再也无法辨认与凝聚。而事实上,随着年岁的增长,与其说人的勇气在积蓄,不如说自己渐渐挣脱了原来的束缚,能够从诸多的犹豫与担心中释放出来,坦荡而又潇洒地去面对生活的一切。恰好亦遇上了简书,于是不妨尝试,以圆满多年心事,尽管能否坚持尚不可知!罢了,走起!
第一章
一个人的一生,终究是自己做不了主的。
—题记
公元一九五七年秋,湖南南部的一个小山村王家湾里,夕阳西下,落日余晖。
唐家的老幺媳妇生产了,产下一千金。这是头胎,整个家里还是洋溢着喜庆。
唐家虽然有五个儿子,但是父母去世得早,而王家湾村小,田土不多且分散。作为外姓人口,唐家在村里还要看他人眼色行事,老大、老二、老三年长一些不得已外出谋生,分别在周边村里安定下来,只有老四带着老五依然生活在王家湾,兄弟连相互帮衬,娶妻生子,建立家庭。在那个缺衣短食的年代,偏远乡村农民的生活那叫一个“愁”字,尤其对于偏僻的王家湾老百姓来说更是艰难。说起王家湾,当地可是有多种顺口溜,总而言之就是一个印象:偏、穷、旱,有女别嫁王家湾。
但是唐家老幺还算是精干聪明的。不仅娶到了媳妇,而且还是从县城南边的一个村里过来的。家里兄弟姐们比较多,但是地方那是真的好。后来的发展与变化也的确验证了这一点,成了名副其实的“城中村”。但是,这媳妇身子骨不太好,容易头晕(那时老百姓也不知道高血压这一回事)。曾经干活的时候突然晕倒,幸亏周边有人,大大家一阵子忙活,掐人中等什么的才缓过神来。
不过,媳妇头胎生产还算顺利。在接下去的几年内,媳妇连续又生了两个女孩。这在当时的中国农村,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不啻为一种灾难。“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实在是根深蒂固,更重要的是没有给自己留一个后。但是现实就是现实,不过那时还没有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所以唐家老幺夫妇还有希望,只不过暂时需要承受周边相邻的闲言碎语。
但命运是冥冥中注定也好,还是猝不及防也罢。在第三个女儿出生的那一年的某一天,媳妇正在田地里干活,佝偻了半天的腰板往上挺直一会儿,便感觉天旋地转,直接就倒在了土地上。这一次倒下就再也没有醒过来。她也不过二十九岁的年纪,就舍丈夫与三个女儿而去。
这样,唐家老幺家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最小的女儿才五个月,嗷嗷待哺中。大女儿也不过刚满九岁。在简单后事之后,唐家五个兄弟与媳妇娘家人一起坐下来商量对策,最终做出了一个决定:小女儿太小,需要有女人的家庭抚养,于是善良的老大媳妇,毫不犹豫抱回了自己家,当亲生女儿对待;大女儿已经上小学了,成绩不错,外婆看着也喜欢,于是外公外婆提议将大外孙女带回家,到他们村去上学,衣食住行全部由外公外婆负责,虽然那时舅舅们有些已成年,但人口多生活压力还是很大;最后留在老幺身边的就是二女儿,独自由父亲带着。完整的一家五口,突然之间,像风中飘摇的蒲公英一般,分散各地了。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