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与湘灵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唐朝诗人白居易,与邻家姑娘湘灵的爱情故事,是一段佳话,至今让人感叹不已。

在过去的封建社会,父母权力似乎太大了,把子女拿捏得死死的,他们以所谓家族的荣光、孩子的前程为考量,可以脸不红、心不跳地生生拆散儿女们一桩美好姻缘。比如陆游与唐婉,同样也是被母亲做梗,棒打鸳鸯的一桩令人唏嘘的情感悲剧。

湘灵,想必是个极为美丽又温柔娴淑的女子,不然怎会让白居易用一生的时光去怀想,去眷恋、去追寻。一个三十大几了还不肯结婚,一个迟迟未嫁始终等候意中人。他俩其实都在等彼此,都认为对方是世间的独一无二。除此之外,其他人很难走入自己的内心。

白居易在《长恨歌》里写道,“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其实借别人的故事,流着苦涩的泪水,写自己与湘灵一曲爱情的挽歌。

从历史故事中,不难看出白居易和陆游都是妈宝男。不敢,也没有能力去违抗母命。这是他们个人的局限性,也是当时文化的局限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种礼制在过去占主流市场。他们虽为才子,但也是肉体凡胎,根本无力与传统文化相抗衡。

时代的不幸,却是诗家的大幸。瀑布之所以辽阔壮观,震撼人心,是因为水走到悬崖尽头,无路可走,别无选择,只能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磅礴流泻,成就大自然的奇迹,人间的绝美胜景。

所幸,今天的我们能够自由恋爱,寻找与挑选志同道合的意中人。再无父母以强权来横加干涉。

有两个我身边的事例,值得一提。

一个是我表弟当年的女友是一个回族姑娘,这姑娘性格文静,知书达礼,但唯独在饮食方面与表弟的原生家庭很不合拍。这回族姑娘不吃猪肉,但凡菜里有一点猪肉的荤腥都会反胃。姑妈每次做菜时,都要反复洗锅,单独为她炒菜。并且她从不上桌和家人一起吃饭,总是单独在房间里用餐(见到猪肉会反胃)。

因饮食习惯不可调和的差异,我姑妈姑父最初不太看好这桩婚姻。在他们订婚之前,提出了忠告与建议。但表弟很坚持,他说,女孩在自己最困难时,对自己不离不弃,自己不能辜负人家。就这样,开明的姑父姑妈也不好再说什么,同意他们的婚事。

第二个是,我的小姨为自己儿子找对象,做了极全面的准备,先是在省城为儿子买了婚房,又补贴一定费用让他买了小车,还准备了三十万的结婚费用。小姨说,只要人家姑娘愿意嫁给我儿子,这些开销,我付得起,也乐意。

看吧,时代不同了,恋爱与婚姻发生了翻天覆地巨变。现今的父母,不再干涉儿女们的婚恋选择,只提供参考意见,并且在儿女的婚事上,提供强有力的物质支持。

白居易与湘灵的故事,已成为过去。为他们同情、惋叹之余,愈发觉得今天的幸福与美好,值得我们好生珍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