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能力强的项目经理都是这么催活儿的!

体现一个项目经理工作能力强的终极奥义——“催”!

作为项目经理的你,当你收到了需求,确认了目标,给出了解决方案,明确定义了项目相关方的角色和职责及交付时间,也做好了应急预案,接下来要做什么?

那就是——催!因为项目都是靠人去推动的。

催下属

项目经理催下属,下属被催,在职场中,非常常见。当项目经理催进度的时候,说明项目进度太慢了。

如果每个人都能按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那么项目经理自然就会降低催进度的频率。

项目经理带领小规模的项目团队时,每天可以组织大家花几分钟整理一下昨天的工作情况,根据验收条件,进行合理的任务划分,强调任务里程碑,规定好阶段性交付时间索要交付结果,并定期开阶段复盘总结会。

而项目经理要负责的,就是提醒大家养成习惯并自觉遵守这个机制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让每个人都能一目了然的看到自己工作的进度。

超时交付,要让团队成员预计出会超时多少,需要什么帮助,什么资源等等。

项目经理需要进行动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来重新定计划,并和需求方确认。

这样形成固定的机制,建立良性的循环,不仅降低了沟通成本,还可以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另外,项目经理催下属的时候,为了让团队成员引起重视,态度要坚决,适当施压也是可以的。

一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中每一个人的努力付出,任何一个需求节点完不成,都将可能拖垮整个项目的进度,带来非常不好甚至是重大的影响。

催领导

说到这一点,应该会有不少人心里暗暗怀疑“What?弄啥哩?催领导?这是我能干的事?”

你没有看错,不仅要催下属,还要催领导。因为很多项目需要的资源都是在领导手里的,而这些资源又会大大减少你完成项目的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提高效力的第一个秘诀是了解跟你合作和你要依赖的人,以利用他们的长处、工作方式和价值观。

所以,在项目工作中,我们想要做好向上管理,第一步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领导。

谁都喜欢和自己聊得开,沟通顺畅,合拍的工作伙伴一起共事,领导亦是如此。

了解领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01 了解领导的管理风格

按照管理学主流的说法,领导常有的管理风格有六种,但其实,大多数较为常见的领导主要有两种风格:

 放任型

当你在日常工作中汇报一些“鸡毛蒜皮”(你以为的大事)的小事时,领导可能会表现出不耐烦,此处发出预警!

但这并不代表这样的领导不喜欢下属去麻烦他,如果遇到项目中的重要节点和困难时,项目经理不要怂,要主动及时的跟他沟通,最重要的是要保证项目顺利推进。

 参与型

这类领导喜欢下属实时汇报,事事汇报,掌握项目进程的每一个细节。

所以对于这样的领导,项目经理要多主动向其请教和汇报工作情况。不然,等他主动去问你项目的情况时候,哼哼~你懂得。

02 了解领导的沟通类型

催领导,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项目经理要知道自己的领导喜欢别人以哪种方式跟自己沟通,要对症去“催”。

彼得·德鲁克在《自我管理》中提到过,人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听者型和读者型。

“听者型”指的是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他们会显得不知从何下手或者没耐心,相比于文字,他们更喜欢从别人口述中获取信息。

面对听者型上司时,建议项目经理在沟通时,采取口头沟通的方式。将准备好的资料条理清晰、简短明确的进行汇报。切忌不要带一沓子资料去给领导看,因为他可能压根就看不进甚至不会不去看你的那些资料。

“读者型”呢,正好相反,他们擅长从书面材料中和报告中获取信息。不怕文字多就怕别人话多。

面对读者型的上司时,建议采取书面沟通的方式。将完善的各项数据、分析等用文字详细的表述发给他。不要在没有任何书面材料做辅助支撑的前提下,使用简短的电话或面对面汇报工作。否则,你的领导极有可能因为你的工作准备不周全,让你返工。

“催”不仅是一个动词,也是一个有技巧的行动,一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要求项目经理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管理能力、洞察人心的能力等诸多能力。

“催”不仅仅适用于下属,有时候催领导也是很有必要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作者彼得·德鲁克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需要做好向上管理,充分发挥你的上司的长处,这是一个管理者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分享到这里啦,希望对各位项目经理或者管理者们都能有所帮助。

我是营营,这里是PM大本营,欢迎持续关注我们,有好玩的,实用的,干货的内容,再整理分享给大家。我们下次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