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一天一天过去了。
高二,一月一月过去了。
高三如约而至,可时间的节奏却发生了剧变,不知不觉间就到了高考,似乎如梦方醒,似乎是一夜之间。这种不安,就如诗人在晨间揽镜自照,却惊觉“鬓已星星矣”。
6月1号,这是6月的第一天。拍了一张高考倒计时:距离高考还有6天。
按照备考计划,一节课一节课地上。每一天都在感慨:他们还有这么多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有那么多能力没有形成,怎么就要高考了?应该再来一年啊……
一天一天过去,终于还是到了6月6号——高三教学的最后一天。
晚上每个班有两节课。第一节上了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课,简单的强调了一下考试注意事项,剩下的时间就留给学生自行复习。
看自习的过程中,拍了几个学生的笔记本。拍着拍着,眼眶一热:他们都曾经如此的努力呀,我曾经如此地用心!
他们的字不是很漂亮,他们的笔记也不完美,但是,那些一笔一划记一下的字迹呀,那些一笔一划画下的知识体系图啊,全都是岁月颁发给他们的勋章, 在我的眼睛里闪闪发光。
这光芒,温暖了冬天的寒冷,明亮了长夜的黑暗,照耀着未来的长路。
时钟上的秒针走了一圈又一圈,时间一秒一秒的流逝,离别的时刻即将到来。
学校再三强调,不允许在考前带领学生唱歌,不允许留言,甚至不允许说告别的话语。但我觉得,在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就像往常一样对学生说“休息吧”,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教室,总觉得有点奇怪,非常突兀——就像考试的时候写一篇作文,因为前面的时间没安排好,还没来得及写完结尾,考试结束的铃声已经响起,监考老师已经站到你的面前,要收走你的答题卡。
于是,一切在没有准备好的时候戛然而止。
那样的结局,岂不无趣?
虽然来不及刻意设计,但,还是应该有个结尾。
于是在下课前的几分钟,我在手机上写下了一小段文字,算好了时间——说完差不多打下课铃。
在最后的2分钟,或许也是最好的2分钟,我对学生们说出这段话: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
可离别这一课,还是得上。
其实,离别不是转身,而是遇见的伏笔。
彼时遇见,你们必会让我看见意气风发,或者出类拔萃。也会有这样一种可能,你们会没有那么耀眼。但我相信,你们还是很温暖。
或许,我们也会在记忆里重逢,重见诗风词雨,重历思辨哲理,重温我们的语文。
其实,何吋何地、以何种方式重逢,没那么重要。
重要的是此刻你们将要远赴山海,我祝你们前程似锦!
语毕,我走出教室。
此后,我便一直忙着指导参加市课赛的年轻教师,正因如此,年级也没有给我安排关于学生的工作。
于是,我没有送考,没有送他们离校。
高考已经结束。
但语文永远不会结束呀!世界那么广阔,人生还那么漫长,一定会有某些时刻,他们还会为《将进酒》的激愤而动容,还会端起李易安那杯寡淡的酒,还会更深的体味“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还会忆起某节课上的灵光一现……
那是我们的语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