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前不久,在微博上看到一则温暖的小视频:在成都地铁上,一名12岁的小男孩带着患有眼疾的父母乘地铁出行,并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他们。
父母两人紧靠着小男孩,小男孩则一脸认真和专注。没有抱怨,没有嫌弃。一小二老三个人的背影,在众人的目光下化为一条暖心的线。
你是我的眼,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这一幕,温暖而深情,甚至让许多父母自愧不如。
家,简单一个字,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因为家是每一个人最初的记忆,也是外面最终的归宿。
莫尔说为了寻找想要的东西,外面走遍全世界,回到家找到了。而中国古人则推崇“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社会学家说家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婚姻学家说家是风雨相依的两人世界。
究竟什么是家呢,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不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么先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有一个富翁醉倒在他的别墅外面,他的保安扶起他说: “先生,让我扶你回家吧! ”富翁反问保安: “家?!我的家在哪里?你能扶我回得了家吗?”。
保安大惑不解,指着不远处的别墅说: “那不是你的家么?”富翁指了指自己的心口窝,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那栋豪华别墅,一本正经的,断断续续地回答说:“那,那不是我的家,那只是我的房屋。”
家不是房屋,不是彩电,不是冰箱,不是物质堆砌起来的空间。物质的丰富固然可以给我们一点感官的快感,但那是转眼即逝的。
试想,在那个空间中,如果充满暴力和冷战,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家”将不成为其家。而成为一个争斗的战场。
家需要有爱的亲人。需要那份特别的真情实感,两个相互牵挂的人就是家,家在这里上升为一种信仰,一种宗教,一种支持精神力量。
家是爱的聚合体,试看天下之家,皆为爱而聚,无爱而散。
家是一个有温度的词,它不仅是我们身体休息的地方,更是我们心灵停靠的港湾。
倦鸟归林、鱼翔浅底、落叶归根,这都是对家的渴望,也是生命在追寻着一种归宿。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