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此文由三段文章合并而成。是就一个问题的持续思考。均已发布于新浪微博。三段文章,本来因家庭伦理思辨而来,写成后实际超越了家庭,径达人类本身了。故此另命标题,合并为一。原文未及改动,原份拼起,等待有新的思考,再行修改。
第一段如下:
坏人是不会改好的(60) ——家庭伦理思辨之八
标题所列,是季羡林先生的看法。我刚刚在网上看到。来自季先生《缘分与命运》一文。写作此文时的先生,已近九旬。你能感到,文很随意,话语至真。
我是一看到题目,就有了发自心底的认同。过去的自己,也曾闪念,但不敢肯定。所以今天一见,都有点兴奋。于是急切地想要知道先生的论证。
品读之后,不甚满足。但不怪季先生。先生又不是作论文,他是总结人生的感叹。有了这至真至切的话语,也就足够了。
季先生当然也有论证,稍引一点:根据我的观察,坏人,同一切有毒的动、植物一样,是并不知道自己是坏人的。所以是不会改好的。
就这么一点,对我也有相当的启发。是啊,哪个坏人认为自己是坏人呢?况且,什么是坏,也还有多种认为。你认定的坏,他可能完全否定。所以,对于你我所讲的坏人,不要报有半点他会改好的希望。绝无可能。就这么肯定。今天有了季先生的支持,我完全畅亮了。以先生的人品与学识,再加如此丰厚的人生积累,尚且认为其不会改好,类如我辈,就不必游疑,坚定认同了吧。
问题于是来了,坏人既然不会改好,那又如何对付,或与其相处呢?
不要以为坏人只在身外,躲开好了。恰恰相反,许多坏人就在身边,躲不开的。这就有了对付与相处的问题。
先讲身外的坏人。即可以躲开的坏人。其往往不是坏人。只是你一时的认为而已。过了一时,你就可能修正自己的认为了。这一认为、修正的过程,令你发现了自己,认识了他人。所以你反倒要感谢这个“坏人”。当然,人家原来可能并不是坏人。
身外的一些真坏人,那怕与你有关系,也还是可以躲开的。并无血肉相连,绕过去,不就得了。若无关系,连躲都不需要。与你无关啊。所以,身外的坏人,好对付,易处理。(在此需要声明一下:以上一段讲的自私了点,在高一点的层次上,与坏人的关系不当如此)
再讲身边的坏人。这才是躲不开的坏人。且往往还是真正的坏人。也是特别难以对付,难以相处的。
因为身边的人,都是你所亲近的人。你压根儿就没把他们往坏处想。即便有坏,你都宽容了,谅解了。一但发现,无法宽容,难以谅解时,那言那行,以至于这个人,便可能真的近于坏了。此时你会很惊讶!会反复问自己。你也会很谨慎地分理,也就是检查这认为的正误性。一旦确定认识无误,此认定便很难更改了。就是说,他属于真坏,不是你一时的认识错误。
对于这种人,无法躲开,必须面对。
这就考验你的宽容度,考验你的人品了。
你把他当坏人吗?那要针锋相对,恐怕不行。你不把他当坏人吗?那会模糊是非,还是不行。——很难把持的!
难把持,也要把持。这才是人生的艰难!难把持,就不把持了,随他去吧。那又肯定是人生的痛苦!
一般的人,一般都要把持。那就考验人,也历练人了。所以,在人的意义上,一个人的成熟,以至于成功,取决于他与身边的坏人的相处。肯定是相处好了,才成熟并成功了。反之,就是不成熟,就是不成功,就是失败。
这与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属于两回事。这是一种人性或者人格上的功夫。而事业上的功夫,来自能力与机遇。二者经常是各行其道,互不影响。当然有时可能荣损与共,共荣共损。但在大部分时间中,是不甚相关的。所以,在场面上的成功者,往往在私底下是失败者。而私底下的成功者,大多没有场面上的辉煌。这里的私底下,指的就是在家庭亲情中的迴旋。而场面上,当指社会事务中的角逐。
相对而言,场面上的辉煌者,属于少数。却招来许多人关注。而私底下的成功者,往往是多数,并不引人注意。
这个现象,今天看来,有失公允。为什么那么少的成功者,被注视了,而那么多的成功者,被忽略呢?
这就要问到时代了。不同的时代,对于人,是应该先做事呢?还是先做人?有着分明的要求。在物质乏馈的过去,事,被放置在先了。因其可以带来相当的物质。所以类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种人,被高看了。因为他们都是最为杰出的做事者。
今天是个物质过剩的时代,更是一个人性化的时代。首先要做好人,渐渐被时代认可。所以上述现象就有失公允了。今天的标准,做人,被放置在先了。于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这种人的人格缺陷被发现了,重大的人格缺陷啊。做为人,今天看来,这种人最失败。这正是今天这个时代,对先做好人的呼唤。
历史就是这么轮回的。曾经的,那么多人的那么多人性的成功,在那么长的时间中,被历史所忽略。今天终于轮到了其被看重的这一天。
其实,也没什么可计较的。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人格的养育并非毫无作用。相反,它沉于历史的底部,养育了人性,也养育了历史。这又是历史的公平。没有被浪费的,更没有被糟蹋的。时代的召引,总有先后,放置在前的,肯定重要。而放置在后的,也不意味着可以忽略不計。
以下再回到与坏人相处的问题上。前面讲述的是,面对身边的坏人,如何与其相处的事。那么身外的坏人怎么办呢?其实也简单,一个道理,每一个身外的真坏人,都从属着一个自己的亲友圈。在此圈圈里,这个真坏人,被接纳,被消化。从而炼就了一个高格的人品,也成就了一位或数位人性的成功者。
这样看来,天下的坏人,并不是被打败的,更不是被消灭的。而是被亲友圈接纳以后,消化了。消化了的坏人,成为一种肥料,养成了一个或数个成熟并且成功的人格。
在这样的推理论述中,坏人对于亲友圈外的危害几乎没有。因为理论上,圈外的人都可以躲开他。所以,对于坏人,我们过去,实在是高估了他的能量。他连亲友圈外的人都无所危及,其于社会,其危害程度就更有限了。
当然也有可能,他在圈内,未被消化。而是危害了亲友圈。但我们想一想,最多也就是危害了一个亲友圈,如同人身上的一个毒疮,原本可以治好,后因种种原因,延误了有效时机,让其扩散了,发凶了,类似一个癌症毒瘤,危及人体了,最终,也不过如此吧。
从社会的角度看,这点类似细胞的损伤,算不得什么。而且在更高的角度中,这又是一种肥料,将育成社会的另一种机体。
由此可见,坏人未必是个太坏的事,不必大惊小怪的。他可以不改好,让他在自己的运行通道上,自行生灭吧。害不了多少人,也害不了多少事。而从通道过来之后,毒性全部化为养分了。养成了一个成熟的人格,或者滋养了某种社会机体。反到有益可言了。
这就是我对坏人,及其存在区域并功能的思考与分折。至于他本身的状况,尤其是不会改好的更多原因,留待下一篇文章讨论吧。
以下第二段:
有些人是不会改变的(61)
——家庭伦理思辨之九
曾以《坏人是不会改好的》为题,写过一篇文章。总觉得意犹未尽。因为没有更多追问到,他为什么不会改好。
那篇文章,主要讲说了与所谓坏人的相处问题。概括一下,就是既不能把他当坏人,针逢相对;又不能把他不当坏人,模糊了是非。所以很考验人格,也很考验人的情感。需要丰富的情感,高格的人品,才对付得了。比如这坏人是你的母亲,或者是你儿子,你能针逢相对?还是任其所为?都不能。弄不好,你就是个不孝子,或是无情父。而弄好了,谁又不希望呢!很费踌躇的。
这种事,好像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可人一生,在亲情圈中,遇不到此,也会遇到彼。差不了许多,逃不掉的。遇到了,又必须面对,依旧是逃不掉。这是否就是那个人生的炼狱?
所以,那篇文章实在也谈论了一个家庭人生的大问题。虽然与坏人改不改好,没有多大关系,但却是这个问题的前奏。有了这个前奏,今天再次回到这个问题上,就可以谈的更顺畅一点了。
今天的谈论,先从“坏人”这个词开始。我忽然感到,这个词是有问题的,也是难以定义的。一个时代,关于人,有一个基本的标准。达到了,不一定是好人。达不到,差不多就是坏人了。而一个时代中,不达这个标准的人很多。他要慢慢达到。有些人甚至会在完全退出社会舞台之后,方才达到。那在达到之前,全是坏人吗?。这显然经不起推敲。他在努力呀,虽然慢了点。
还有,我们总是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人的。自己的标准能公正吗?此其一,其二,我们还总以为这是个社会标准。关于坏人的社会标准,刚刚讲了,经不起推敲。而我们在此又把它扭曲了一回。更不好的是,我们竟然浑然不知,还那么理直气壮。
这样,衡量坏人的两个标准,社会的与个人的,均存在严重问题。其所衡量出来的坏人,还是坏人吗?
所以我想,把这个词去掉吧。将坏人不会改好,改为“有些人不会改好”。连带又想到这“改好”二字中的“好”字,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什么是好?太多认为了,太多标准了。依从哪一个?所以干脆,将其改为“改变”,如此,这个话题就成为,“有些人是不会改变的”。
如此确定话题之后,这就不是一个只关于家庭伦理的问题了。而是有关人的根性了。
不断改变自己,应是人的基本根性。一方面,通过学习改变。那就是向好向善的方向。所谓“见贤思齐焉”。是学习模仿,也是改变。这是古训,也是圣人的教导。另一方面,通过现实,体会比较,所谓“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与缺憾,自我修正。也是改变。不断改变,人才能进向人格的高品。
不改变自己的人,缺失的正是这一基本根性。有点不可思议吧!还有缺乏人的基本根性的人。所以我们经常认为其为坏人,或诧异还有这样的人。前面讲了,坏,不足以概括这种人,他就是这么一种未能进到人的基本标准的人。而他自己,毫无意识,从不思进。
这些人也有自己的两个根性。其一,看不到身外的好。其二,看不到身内的丑。第一个看不到,使其迷失了改变的方向。第二个看不到,又使其丧失了改变的动力。
两个失去,第二个更为根本。既然自己没什么不好,那就没必要改变。它的另一面必然是自以为是、妄自尊大。变本加厉地发挥自身的丑。这就让人感觉到坏了。
看不到身外的好,也源于这种自以为是。同时还是缺少鉴别力的证明。人总是在鉴别中选择的。有了鉴别,就有了思考。有了选择,又有了行为。在思考、行为中,人获得自主,获得提升,获得改变。缺少鉴别力,没有选择,思维、行为都处停滞状态。这还叫人吗?这种人,即便不坏,我们都诧异有这样的同类。耻于为伍。
以上根性的第一种,是一种人性的懦弱。人性仅止弱小,是令人怜悯的。加上怯懦,便不招来同情了。
不知读者诸君有无发现,身边有这样一种人,不讲他的工作效率,只讲其在家庭中,机械方面,不会使用脱水拖把,电气方面,用不了自动洗衣机。甚至操作不来电视摇控。至今习惯抹布,习惯手洗。而且还振振有词:抹的到位,洗的干净。
这种人,肯定不是坏人。但当你发现他已固执到点水不进,愚蠢到完全不思进取时,仍旧抹布,仍旧手洗,你还会同情他吗?
以上根性的第二种人,属于恶劣人性的顽固死守者。对顽固死守行为的现成评价,就是不知变通。不要讲你守的是什么。你讲那是人性的良知,那不需要你去死守,那叫发扬。不知变通,已经属于人性痼疾,而其固守的往往多是恶劣的人性,则此种人已经顽劣到无可救药。令人恶心了。
中国有一句俗语,叫本性难移。其所谴责的,就是这种不知改变的人。善良的本性,大度的本性,一切美好的本性,是不需要改变的。当然不存在难移的问题。 一说到本性难移,专指那种不好的本性,带上了贬责性。指向的就是那些不知改变的人。可见中国社会早已注意到这种人。也注意到是本性的问题,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不可改变的。
还是从根性上讲,上述两种人,实际上属于人的低品,以至于劣品。看不到任何一点外面的好,看不到任何一点内在的丑,顽固地执守着自己的方式。犹如一切逐臭的生物一般,乐在其中。他的世界就是一切。他的世界里,已经容不下任何外在存在了。这种人实在与动物无异。
如果讲每个物品包括物种,都有优、中、差的分等,那么人这个物种,也是同样的。劣等之人之为劣等,就在于教育、改造、好说呆劝,等等等等,对他而言,都不管用。他之不会改变,不愿改变,不可能改变的终极原因,就是因为他是个劣等级的人。
劣等级的人,基本都是生而如此。不管是遗传、环境、天性等什么原因所致,总之是生就如此,或慢慢至此。而慢慢至此的,其发展的方向,完全与正常人相反——倒退着走,一天不如一天的好。一天胜似一天的劣。
劣等级的人是一种存在。就像残残疾人一样,只不过是残疾了大脑。而我们的残疾人群落,却未将其包罗进去。这说明我们的社会学研究,或者是人学的研究,还未注意到这个等级的人。或者说它不属于残疾,确为残疾人之外的另一群体,却比肢体残疾者更难对待,那更需要引起社会学或人学的更多关注。
劣等级人的定位,不属于歧视。过去关于人,有种族歧视,性别歧视,以至于职业歧视等。那确实属于不公正。比如西方的基督教文明,在向东方传播过程中,曾有部分白种人,小瞧黄皮肤的中国人。这属于种族歧视,属于偏见。这其实也违反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全面认识人无益,亦于人这个族类的整体交融无益。而劣等级人的定位,恰恰与此相反。它着眼于人类全部,不分种族、性别、职业等要素。只就人这个族类而言。它发现着人这个族类中的次品,深化着人对自己的认识。这种认知也与过去所讲的人中败类也不同。后者是从政治经济、道德伦理等角度衡量人的结果。前者只从人的角度衡量人。
总之,这个话题发现着一个关于人的新课题。值得从各方面去关注。这就是本文写作的意义。
补记:本文仍以“家庭伦理思辨”为副标题,是因为这个劣等级的人,仍旧要在亲情圈中,首先被发现。这是个基础。从此开始,才可能进一步发现这个劣等级的人群。因为只有在亲情圈中的繁密也是避不开的交往中,才能更到位地,并且也是更无奈地,感觉到劣等级的人之所谓劣。离开这个圈子,你没有那么多耐心,更没有那么多兴趣,与这种劣等级人交往下去。也即在尚未感觉到他的劣时,你早已避开了,逃离了。
如果你已经感觉到了这样一个人群,那你一定有了从亲情圈中的认知。亲情圈中认知的,是一个劣等的个体。亲情圈外,认知了劣等级的群落。群落的认知,必从个体的认知开始。
所以,这虽然是个有关人学的话题,却一定是先从家庭伦理开始的。否则研究不会恳切,也不会到位。这就是保留副标题的必要性。
以下第三段:
从《坏人是不会改好的》,到《有些人是不会改变的》,我发现了两个关于人的重大现象。第一个现象是,所谓坏人,也就是真正的坏人,原来只存在于你的亲友圈子里。这样一来,你就无法把他们当坏人了。因为亲情、血亲的关系,让你无法远离,更无法拒绝他。相反,你必须接受他。不是当坏人来接受,而是当亲人。其实本来就是亲人。这样一来,作为坏人的存在,就成为一个问题,或者说没有坏人了。
第二个现象是,确实存在着一种劣等级的人。这种人,不仅在基本人品上,而且在基本人性上,都未达标,属于人中的次品。因有了这样一个等级的人的存在,人群不仅分出了等级,而且也有了高等级人的存在。高低优劣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确实如此。这又冲击着过去关于“人是平等的”这一观念。
没有坏人,并非肯定了偷盗、抢劫、杀人越货,而是修正着我们过去关于坏人的笼统看法,提示我们更为精准地谈论人、定位人、判断人。不要一个“坏人”一言概之。各种各样的坏,相去甚远。
人有等级,在此不是社会的、外在的划定。比如官爵、职级等。而是人类、人群内在的、自身的区分。十指伸出,尚不一般齐,何况人这么大的一个族类呢?绝对是有优有劣,有高有低的。人与人之间,依旧是相去甚远。
以上两个发现,对于我们再次认识人类自己,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或标准。有利于人对自己更深入更细致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