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敦煌,我们驶向张掖丹霞地质公园。张掖丹霞是"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城以南30公里处。
进入景区后,游客可以坐三次电瓶车,游览三大景区。每到一处,都难掩内心的激动和兴奋。
纵目张掖丹霞地貌群,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红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
怪石如林,变化万千。堡状、锥状、塔状、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似"万古今城"、“千年石堡”。这些奇妙景观令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们陶醉其中,狂拍不已,似乎要把这里的一切都带回家,而随便的一咔嚓便是一张美景。
天色不早,似有下雨的迹象,景区的工作人员吆喝着游客别错过最后一辆电瓶车,我们意犹未尽。
卓尔山又是另一番美。卓尔山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
站在卓尔山顶,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
夕阳下的卓尔山最美,在它面前,我觉得自己拙劣词穷。放眼远眺,清清丽丽的草原罩上一层金色,美轮美奂。
厦门的美女团友,亦改以前独来独往的作风,帮我俩设计了好多浪漫姿势——端坐卓尔山顶,遥望牛心山,背对镜头;面对余晖的旷野,我俩伸展双臂,模仿泰坦尼克号的经典动作。
甘青环线游一路上的美景确实很多,我们还游览了嘉峪关、雅丹魔鬼城、拍电影的石油小镇、阿柔大寺。
阿柔大寺里小喇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大概有七,八岁,一身红色的喇嘛服,我不知道他的来处,是跟从父母来到寺院?
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好久,后来上网查询方知:尽管藏语的“喇嘛”就是“和尚”的意思,但是一些喇嘛却是可以娶妻生子的。
他在寺院里走过,路人好奇地驻足观望,他一言不吭,行色匆匆。我随他到了后面的一个小篮球场,问他多大了,他不理,警惕性颇高,自己独自地玩起篮球来。
我厚着脸皮继续搭讪,要和他一起玩,他把球投给了我, 我又传给他,我把球向蓝里投,他去抢。这孩子太可爱了,终于脸上露出笑意,倍让人爱怜。
毕竟是个小孩子,三下两下发便放下戒心,挺友好的。小喇嘛也很有教养,后来在寺院里再次遇见他,他提醒来者不要把哈达系在栅栏上,那样做似有不敬之嫌,小喇嘛那份早熟的沉稳,让人疼惜。
路上还有一个小孩子印象挺深。到了一个景点,没等下车,就听到怯怯的声音:“骑马吗?” 只见一个像小喇嘛一般大的孩子,手牵一匹高头大马,头戴小前进帽,体格敦实,面容黝黑,眼神不离游人,却不纠不缠。
也许觉得我面善,他就一直盯着我。我问“你多大了?你怎么不念书?”旁边他的母亲含含糊糊说了个原因。
其实那个地方真不适合骑马,没有草场,只有一块水泥地,走一圈,10 块钱。我想帮他多揽几个客,就带头骑上马,他高兴地又牵了一头马来,我俩一起骑上。我提议拉个手,在众目睽睽之下招摇过市,还真有效,后来又有几个游客也上了他的马。
每每看到这样的小孩子,不由心生感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能体验到父母的辛苦。
一路风尘,我们完成了“花儿户外”的七日环线游,第七天下午我们从西宁坐高铁到兰州。
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它的繁华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颠覆了我以往对兰州的想象。
6月的兰州并不干燥炎热;兰州的大街很现代;兰州的小吃很有特色;兰州的司机很文明;兰州的旅游业很兴隆。我们游览了著名的中山铁桥,黄河母亲雕像。
晚上兰州的正宁路小吃夜市非常特别。半夜时分,大街上熙熙攘攘,好像很多人刚从家里出来。街两边摊点鳞次栉比,叫卖声不绝于耳。
我和老王在一家生意很好的店前坐下来,点了几个小吃,充分感受了西北夜市的热闹。第二天我们决定要尝尝正宗的兰州拉面。
当地人告诉我们,“马子禄牛肉面”才是最正宗的兰州拉面,好在我们住的酒店附近就有一家,这家面馆只在上午营业,备货卖完就关门,听起来挺牛的。
一大早我们到店门口的时候已有多人在排队了。这儿的卖法很特别,面和牛肉是分开卖的,8 元一碗面,8 元一两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不同粗细的面条,再根据需要加多少肉。
味道真不错,看来我们平常在当地吃的兰州拉面都是赝品了。兰州的油条也很好吃,有小时候吃的老油条的味道。
此次旅行,历经10 天 ,一路马不停蹄,累并快乐着。以前老王不爱旅游,这几次和我一块出来也尝到了旅行的甜头。
我们从最初的跟团游,变成了半自由行,以后我们还要完全地自由行,毕竟自由无价。趁着现在还年轻,腿脚还灵便,脑子还清楚,心脏还有劲,只争朝夕,享受生活吧!
世界这么大,都想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