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漫谈(老王唠教育)之十二


教学常规漫谈  之十二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训练就是练习,什么是练习?练习,是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教学需要、学生实际而精心设计的口头练习、书面练习或者综合练习,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人文的涵养、成绩的提高都十分有益,并且“重要的练习、核心的内容,一定要在老师的眼皮底下过”。

就语文而言,广义的练习是“语言文字实践活动”。“语文教学,就是要瞄准‘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目标明确),充分利用丰富的人文资源(人文渗透),展开生动有趣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狭义的练习是动笔练习(包括广泛阅读、搜集资料和综合性学习活动等),分为课内练习和课外练习。

请看看著名特级教师的观点。

问:您认为我们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什么?

答: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提高“语文能力”为核心,以语文能力带动语文知识,知识是学不完的;以语文能自力蕴含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润物无声”的,以此促进“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问:您认为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向在哪里?

答:从宏观上说,语文教学的方向在课程标准中。从微观上说,语文课堂教学,今后可能要做一个大的策略调整,即从一味的“感悟”“讨论”中跳出来,做一些由老师精心设计的、实实在在的、针对性强的练习。尤其是农村学校,一节课要有四分之到三分之的时间做练习,特别是书面练习。老师手头的练习册要多些,以便优化精选;学生手头的练习册要精一些——经过老师精心挑选和精心设计的。

就数学而言,戴再平的《数学习题理论》一书指出数学习题蕴含有知识功能、教育功能和评价功能。在数学教学中,解答习题本身并不是目的,解题之所以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因为数学习题存在着多种功能。当学生一旦进人解题这一活动情景之中,他就接受着一种思维体操训练,从技能的或思维的,智力的或非智力的各方面塑造自己,以期达到数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练习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开发习题的教育资源,使习题的知识功能、评价功能和教育功能三者并重,每一道习题都要用足、用好、用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可见,我们在备课中还有重要的一环,设计练习。练习设计包括课前练习(新旧知识的衔接),课中练习(新知识的巩固),课后练习(当堂作业)。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练习题,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