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助在城里买了房子,结了婚,是一个典型的农民逆袭的例子。他褪掉了农村人的外衣,变成了文明的城市人。事业、家庭都获得成功的他想着把自己的父亲接到城里来生活,母亲上个月去世了,父亲自己一个人在农村挺孤单的。把他接来,自己也好尽孝道,让劳累了大半辈子的父亲能安享晚年。
可是,谁料到,刘小助回家接父亲,结果父亲一口拒绝了。他以为父亲只是没有想好,不舍得老家而已,所以又连续几周回家劝父亲。没想到父亲居然说:“谁稀罕你的楼啊!我自己在这里住都很好!在你们那里还得照顾你们,都烦了我大半辈子了!就不能让我最后清静清静!”
Over叔兄妹三人属于非常孝顺母亲的子女,在外人看来简直就是教科书中必讲的模范案例。Over叔父亲去世12年间,他们的母亲性格仿佛变成另一个人,渐渐变得不喜欢和子女住在同一屋檐下,一直独自在乡下老房子生活,而Over叔兄妹三人只能随时往乡下跑。直到两年前母亲身体不适才听劝Over叔的建议到城里生活,前提是给她老人家单独租个房子。
当Over叔兄妹三人以为母亲能在城里安享晚年时,他们的母亲又提出要回乡下过自己的田园生活,种花种树,养鸟喂鸡。如今的母亲已是83岁,三个月前还坐过120救护车的高龄老人。他们多次尝试劝说母亲,然而母亲却说:“我只想死在我的家里!”
其实,像刘小助和Over叔兄妹三人这样情况的家庭比比皆是。我们给的,不一定就是父母想要的。
古人曾经云过:百善,孝为先,这里的孝被后人理解为孝顺父母。可是对于“孝”、“顺”二字,因家庭情况的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定义。
孝顺:应该是每个人对自己父母的一种责任,一种感情。
听话是一种类型,反驳是另一种类型;顺从是一种类型,对着干是另一种类型,这都应该取决于事情的本身。
我认为具体选用哪种方式,也得根据父母的情况来定。
对于慈爱听话的父母,子女随时为父母的人身安全、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考虑 。像这样的家庭,“孝”优于“顺”;
可是对于固执己见(以下简称'作')的父母,在父母的行为决定对社会没有负面影响的前提下,子女设身处地的替考虑父母的问题,或许会同刘小助和Over叔那样,如出一辙。像这样的家庭,也许“顺”要优于“孝”。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给众多家庭带来的观念影响是“孝”优于“顺”。
或许是担心父母作而处于人身危险的境地,又或许是在意旁人眼观,认为父母一定要和子女在一起才是子女孝顺,大多数作父母的家庭遇到的情况是“父母作,不听劝,子女反驳对着干”,导致的结果就是子女不高兴,父母更不高兴。最终子女成为被道德绑架的对象。
到底是谁安享晚年?
父母辛苦大半辈子,年少时为了生存,成家后为了家庭,他们放弃过多少梦想去为别人活着,直到人生快到尽头时想做回真正的自己。
安享晚年应该是依据父母的感受来定义,相比物质,更需要考虑父母的精神需求,一个老人在充满物质的时代而感到内心空虚是相当可悲的事情。
无论哪种情况的父母,作为子女一定必须毋庸置疑得让父母的笑容发自内心。倘若子女的孝顺之道带来的后果是大家都不开心,不如就顺从父母,最多就是自己不开心,至少父母是开心的,让他们真正意义上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