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其实是个老问题,人为什么要读书?
最简单的回答是:因为不懂啊。
最势力的回答是: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
最志气的回答是:为泱泱大中华之崛起。
最文艺的回答是: 因为书就在那里。
最愤青的回答是:读了书才会自有,才会知道塑造正确的三观。
最无聊的回答是:不读书,干嘛?
2、
为什么会读书,在我看来,就是不要让自己像个傻瓜。
会看到水鸟,夕阳,不会说“我X,真他妈太漂亮,我X”,而是马上会想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听到提及四大文明古国,不会大言不惭说:“我们华夏文明牛逼去了,其他文明哪里比得上我们?”而是会谦虚想到,四大文明古国只是我们的梁启超与张之洞两位先生自封,史学界并没有彻底得到认可。退一万步,就算四大文明古国有那么点道理,却也会想到,华夏文明起源于公元前1500年,相比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已落后两千余年。
听到有人说,钱钟书解放后根本就是江郎才尽,要不怎么会再没有好的作品出来时,我不会点头说:“是啊,年龄大了嘛,是人都有个极限”,而是和他们分享“管锥编”到底是部什么样的不朽著作。
是的,不求比别人多知道,而是比过去的自己知道的多,不求强于人,但至少强于看不起的自己。
3、
当然,读书对我来说,并不仅仅局限于知识。
曾无数个下午,我背靠着沙发,捧着一本心仪的书看到入迷,任阳光在背上滑落,月光掠过眉梢,人的灵魂在书中徜徉,时光仿佛也怕打扰我,悄悄地静止,没有发出任何声息。
还有那些树林,草地,书店……
于万千书籍中寻得一本好书,就好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遇到一个三观很符的朋友,你恨不得立刻和他交心到心扉。书里的每个字,每个符号,都是向你发出迷人的微笑,你轻易就会被吸引,沉迷其中。
当心情烦躁时,它会劝诫我:最大的骄傲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
当你胆怯时,它会鼓励我:虽千万人吾往矣,君子当有浩然之气。
当我自满时:它会警告我: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
书籍对我,除了所含丰富无限的知识,还蕴藏着无数为人处世的道理,让我知道修身养性,谦虚谨慎。
4、
读书和物质,基本是两个极端的积累与较量。
物质越丰富,人会变得越膨胀,会目中无人,会害怕别人觊觎TA已得到的东西。
读书读的越多,人却会变得谦逊,会无私奉献,会将自己所读到有意义的东西免费分享给别人。
相比之下,我自然更喜欢分享自我。
因为只有分享,才知道自我不足,是否狭隘,一聊便知。
但读书和物质却也有相似之处,就如同物质追求永远都无上限一样,知识的大海永远也走不到尽头。但时间却是固定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取舍,几乎是所有人永恒的话题。
事实上,大部分人并不知该如何处理时间与现实的不协调关系,最终却只能苟存于生活,读书便成为见缝插针的事情。
然而在我看来,这已经足够。
5、
读书有没意义,要看通过读书想得到什么。
如果只是追逐表面的安慰,而不是内心真正的平静,书籍基本是无效的,你甚至无法安心读完一本书,哪怕是经典到爆炸的好书。
相反,如果读书对你来说,就像同好朋友亲切交流,那么你将会真正体会到每本书的涵义,或浓香扑鼻,或清单如风。
而在我内心深处,读书更像是一个永远悬挂在眼前的胡萝卜,而我正在一个宽阔无限却模糊不见前路的十字路口徘徊。
它带给我的不是温饱,而是希望。
如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