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

近日,一篇报道打动了我。是关于一对父子间的故事。

主人公名叫徐伟,是一名90后,和妻子生有一个女儿,经营着一家小公司,收入还算不错,生活也很惬意。命运的转折发生在徐伟的第二个孩子降临以后。那是一个男孩,本来这是让这个家庭更加幸福美满的事。但随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情况有点不对劲儿。六个月的时候,徐伟发现儿子身材瘦小,还做不出吃手、翻身这样最简单的动作。在经过一系列常规的检查没有任何发现之后,医生建议他去做基因检测。

这一测不要紧,竟然发现儿子得了一种罕见的基因缺陷病。简单的说,就是基因突变导致铜吸收障碍,铜相关酶功能缺陷,并最终引发多系统功能障碍。该病非常罕见,全球仅报道过400例。患儿的平均死亡时间为19个月。而目前全世界都没有相关药物可以治愈,只能通过化合物组氨酸铜延缓疾病发展。但国内没有引入该药物,而国外的药因疫情影响根本买不到。

徐伟陷入了绝望,但他不甘心,他不想放弃。他先是想跟药厂合作制药,但研制的时间太长,需要投入的高昂费用也是他负担不起的。后来,他又找到上海的一家实验室,由专业人员帮他制备药物。但由于组氨酸铜的保质期短,无法一次大量生产,这就意味着他需要频繁往返上海,来回成本加上实验室的费用也不是一笔小数目,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被逼的走投无路的徐伟面前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了----自己制药。可只有高中学历的他能行吗?徐伟没想那么多,他买来设备,将自己的杂物间改造成实验室,然后一篇篇的研读外国的相关学术论文,利用翻译软件翻译过来,再一个个的去查里面出现的化学名词。经过一次次的试验、尝试,终于他研制成功了,孩子的生命被延续了下来。

看着这片报道,我一个大男人泪如泉涌,这是多么深沉强烈的父爱啊。为了救活自己的孩子,他几乎倾家荡产。为了研制出药物,熬夜读书、做试验,逼着自己一个高中学历的人硬是达到了几乎是专业的博士水准。

有两点感悟:

一、对自己的孩子多点耐心与包容。跟徐伟一比较,感觉自己有点无地自容。孩子得了那么罕见的病,徐伟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始终不离不弃的坚持。我自己的2个孩子是那么的健康、聪明,而我却在他们稍微有点调皮捣蛋的时候,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断的训斥他们,责备他们,没有像徐伟那样好好珍惜自己的孩子。真的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通过比较,我现在感觉倍加珍惜自己的宝贝,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美好瞬间。

二、对自己狠一点,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就变成可能了。徐伟只有高中的学历,为了救自己的孩子,逼着自己学了那么高深的学问,最后竟然做到了很多专业人士都做不到的事。再想想自己,有时候晚上有点困了,有点懒了,就像放弃当天的日更,当天的阅读,就是没有逼自己那么一把。所以从现在起,每当自己要偷懒的时候就想想徐伟的故事,以鞭策和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以上感悟,与大家共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