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的一切都源于练习”——大到公众演讲、各种竞技比赛,小到我们日常的洗脸刷牙、削铅笔,无一不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练习。
有一种练习,我们无需付出很大代价,便可以帮助我们全神贯注做好手头的事,进而改变我们的人生状态,有没有很心动?《全神贯注的方法》给了我们简单明确的答案!
01从旁观者角度审视自己,及时觉察自己的情绪,发现不对劲儿时,立马切换频率
陪孩子时,情绪波动频繁属于正常现象。每次对孩子发脾气后,自己会很自责——我本来可以用相对温和的方式处理这种情况。
我们的大脑每天要接收不计其数的思绪变化,其中绝大多数是我们不曾察觉的。当我们的情绪波动时,从情绪中跳脱出来,用“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内心:“儿子一心只顾着玩儿,根本不配合做作业,我的忍耐达到了极限,我要爆发了。”
“意识觉察”训练,是本书的核心。想象自己脑海里有两个声音在对话
02我现在感觉如何?挺好——继续保持;不好——我将为此做出怎样的反应?
“儿子的不配合,完全打乱了我的计划,我的事情可能会受到影响,我很焦急。”
“大吼大叫、甚至揍他于事无补,他甚至不明白为什么遭受如此待遇。深呼吸,自己先冷静下来,五岁的我会是什么反应呢?除了吼叫,我还能有什么应对策略?放下自己的事,给他讲个故事吧!”
03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我希望儿子能够自己安排好自己的事情,不用我再事必躬亲、陪他完成所有他自己的事。”想法很好,我有没有仔细考虑过,实现这个目标、我需要做些什么?
模糊宽泛的目标,很容易使我们泄气、自我怀疑,甚至迷失方向——清晰明确的目标,给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
确定目标,全身心投入精力专注去做,在做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做出调整。
04提前预想可能发生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
“为了儿子自觉完成作业,我能做什么?”“他抗拒做作业,是为什么?”
“他心里惦记着游戏、零食,作业对他丝毫没有诱惑;他还没有形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自觉性;如果将作业设为每日必须做的练习,他的态度应该会有所转变;我的焦虑情绪影响了他……”
对策:无论有没有作业,每天要按时做一定量的针对性练习;对他完成作业做出明确肯定,比如,你今天很棒,虽然有点难、但你还是很快就完成了;一些学习APP的积分对他有吸引力,相应积分可以换礼物;“不想做?那就不做吧!又不会有什么无法挽回的遗憾……
“这次事件我的表现很差,下次遇到类似的情景,我怎样才能使事态不那么糟糕?”
05“然后呢”?如果中了500万,我的生活会怎样?这种满足感会持续多久?
如果中了500万,那可是天大的惊喜,可是,惊喜并不能持续太久,我们可能还想要更多。
然而,“然后呢?”永远不满足,永远追求更高的目标……
儿子完成了作业,然后呢?明天还有新的作业。那我们就好好把今天的作业完成吧!慢一点又何妨?没做完又怎样?专心享受做作业的过程吧!
06拥抱变化,更快成长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生命无常,那我们就敞开胸怀去拥抱变化,接受生命的本来样子。
“儿子为什么抗拒写作业?”静下心来,用心倾听儿子的真实想法,感受他玩游戏的兴奋,听的并不漂亮的画背后的故事。记住,我们曾经也是孩子。
07想练习雨中击球的技能?找下雨天去训练啊!如何从目前的状况挣脱?接受挑战,战胜它!
“我想在写作方面有所突破”——那就去读关于写作的书,报名上写作班学习啊!关键是,自己真正动笔写了。
想要实现全神贯注的目标,那就勤做意识觉察训练的练习,每当自己走神时,及时觉察到,把思绪拉回来,继续做。
从事件中跳脱出来,以旁观者的视角审视自己,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并及时调整——这是一个没有期限的过程,一次没练好,没关系,下次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