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稿与讲书稿

朋友!你知道拆书稿与讲书稿有区别吗?

告诉你吧,在没有听今天这课之前,还真不知道有什么区别。

我总认为讲书稿就是拆书稿,上周六的作业是写一本书的拆书稿,我还自作聪明地把以前听书的笔记拿出来做拆书稿素材。

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拆书稿和讲书稿都是在读透书籍的前提下,对书籍内容的一种重组输出。

拆书稿的核心是解剖知识,学以致用。深度解剖书中的知识,然后将其运用到生活或工作中,来解决生活工作中的问题。读者看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了解这本书讲了什么,而是通过看拆书稿来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讲书稿的核心是分享输出,深度学习。主要目的是帮助读者快速了解书中的内容。尽量还原书籍本身,不对内容做过多评论。

拆书稿一般一本书拆为4~12篇不等,每篇字数3000字左右,其中的任何一篇单独拿出来都是一篇完整的文章,有主题观点,有案例,有结论。

讲书稿一般一本书就一篇文章,字数7000以上。开头引入书籍、介绍作者,中间从书中提取几个核心点来展开讲述,最后总结书籍的思想。代表平台有喜马拉雅、慈怀读书会等。

写作方法有很大区别。

拆书稿方法是:转述、联想和应用,作者是从书中提取出对读者有用的知识点,然后转述出来并联想这些知识和读者的工作生活有什么关系,就是要告诉读者这本书对你是有用的。需要作者有一定的发挥。结合读者的痛点,引发读者的共鸣,激发读者阅读原著的兴趣。

讲书稿的方法:是理解、萃取和讲述。作者主要是自己先将书读透,理解透彻,然后从书中萃取精华出来,再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精华讲述给读者,保持原著的主题和观点,尊重原著,作者不掺杂任何意见。

聪明的你,对拆书稿与讲书稿的区别,整明白了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