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谷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中秋节回娘家,路过门口平时大妈们跳广场舞的地坪,只见一两百坪的水泥路面上铺满了金黄色的稻谷。

不知是谁家这么早将稻子收进来了,趁太阳好将稻谷晒干好收进谷仓。

刚进入家门不久,正和姐妹们闲聊着。母亲从菜园摘青菜回来说“天又暗了,等下如果下雨,你们要帮忙抢谷。”

不是不让种田了么?我们埋怨母亲口头答应得好好的,什么时候又偷偷种田了。

母亲笑说“门前那几分田水浆好,你叔叔家秧苗又有多,我想着这几分田荒着太可惜了,就请人将田翻出来插上秧,没费什么力气,今年收成不错。昨天请收割机收进来了,也收了七八担谷子。昨天晒了半天,下午下了几滴雨,吓得赶紧收进来了。现在看这天又像要下雨的样子。”

妹妺吩咐她十岁的儿子到外面观察天色,看到别人家抢收谷子就喊我们也去抢谷。

我想起前些年大家都种双季道,每年的古历六月双抢季节,村里公共的唯一一块水泥晒谷坪被分成了若干小份,一家人分得巴掌大一块水泥地晒稻谷。其余收进来的稻谷要么晒在自家屋前的地坪上,要么晒在刚刚打完稻谷,铺了稻草的田中,上面放一场竹垫子,赶太阳晒干,又要将田翻出来栽种晚稻。

现在没有人种双季稻,基本上都只栽种一两亩稻谷,够自己一家人一年吃的就行了。我们村里的稻田都在屋前面,上游有一个大型水库,水利方便,这样的良田荒废太可惜了。

水利好,年年粮食丰收。但晒谷子也是一件大工程。每家每户几乎都会收几十担谷子回来,堆在房里有大半个房间,而晒的地方少,需要大半个月才晒得干。

碰上天气好,倒也不着急。偏偏六月的天就是小孩子的脸,喊变就变。上一秒钟还艳阳高照,一会儿就乌云密布,雷电滚滚。这样还是好的,老天给了个信儿给你,它要下雨了。这时候不论你是在田间收稻谷,还是在地头插秧,或者正在吃午饭,抑或是刚刚躺下睡个午觉,都得通通听从老天爷的指示,去收晒在晒谷坪上,晒在田间地头的稻谷。这快进口袋的稻谷可别被雨水冲走了,淋湿了。

晒在竹垫子里的还好说,将竹垫子两面一覆,先盖着谷子别让雨淋湿了。晒在晒谷坪的谷子,要迅速用特制的木耙耙拢堆,再用竹簸箕搬至竹箩筐。有时候雨水来得太快,迅雷不及掩耳,只能先拢成一堆,再用盖了秧苗的尼龙布盖住谷子,等雨消停了再搬进箩筐。

而老天爷也喜欢捉弄人,地上的刚刚谷子抢进来,人们还来不及擦额头的汗水,他打个哈欠,挤几滴眼泪,虚枪一晃,明晃晃的太阳又从云层中钻出来了。

等人们认为警报解除后,安心去做事时,一会儿又乌云笼罩,一场预谋已久的雨随时有可能从天而降,人们一面骂老天爷,一面又马不停蹄地开始抢稻谷。人手多的,能赶在暴雨之前抢收进来,人手少的,需得等别人家抢完了才来帮忙,谷子自然不可避免地打湿了。

如果碰上第二天又是这种鬼天气,被高温晒过之后的谷子再一淋雨,很快就会发芽。这发了芽的谷子只能熬谷糖和谷酒。谷糖和谷酒虽说都是好物,人们连肚子都刚刚填饱,没有谁家愿意用谷子去做谷糖和谷酒。

小时候我们经常吃到外地人推着单车来卖的谷糖,拉长了声音喊“谷糖呃谷糖!”一会儿单车边就围了一群嘴馋的小孩子。据说吃了谷糖对胃病好,可惜现在这种会制谷糖的人很少了。

扯远了点。

不过那样艰苦又甜蜜日子巳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人们田越种越少,许多年轻人都出外挣钱了,种田的都是几个种了一辈子田的中老年人,看着好好的农田荒芜,心中不安。

现在也不用操心收的谷子没地方晒了,农村到处都是硬化路面,哪儿都好晒谷。即使暴雨来了,也有许多遮雨的东西,不用担心谷子被大雨冲走了。

大家一面闲聊,一面做午饭。满满一桌子丰盛的美食上桌了。姨侄儿从外面走进来喊“外婆,外婆,太阳又出来了。”

看来老天爷想着大家合家团圆的时刻,也不忍扫大家的兴,来个艳阳高照凑热闹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