蔽膝: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毛传:“上曰衣,下曰裳。”

裳是上古时期人类社会最古老的一种服装。

《礼记·礼运》“昔者先工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巢,未有火化,食草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郑玄注云:“古者田渔而食,因之其皮。先知蔽前,后知蔽后。后王易之以布帛,而犹存其蔽前者。重古道,不忘本,是亦是芾之原由也。

“裳,障也,所以自己障蔽也”。所谓“障”,即含有保护的意思,而“蔽”则可作“遮羞”解。

蔽膝在古代通常以熟皮为之,象征着古皮服。外表则涂以漆,并绘有图纹。使用时系佩在系之上,下垂于前膝这种蔽膝在商周时期的礼服已被广泛采用,冕服所用者称“芾",其他服装所用者称“弭”。

《诗经·小雅·采菽》:“赤芾在股,邪幅在下。"

郑玄笺:“芾,太古蔽膝之象也。冕服谓之芾,其他服谓之,以苇为之。其制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其颈五寸,肩革带,博二寸。”

天子之芾色用纯朱;诸侯之芾色用黄朱;卿大夫之芾色用素(助君祭祀时可用赤色)。

芾上所绘的纹亦有区别:天子绘龙、火、山三章;诸候绘火、山二章;卿大夫绘山一章。由此可见,蔽膝一物,形制虽小,但它却是古代帝王群臣祭祀服饰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67,226评论 0 18
  • 《画继》原文 (宋)邓椿 撰 ●序 自昔赏鉴之家,留神绘事者多矣,著之传记,何止一书。独唐张彦远总括画 人姓名,品...
    陈野思逸阅读 3,939评论 0 1
  • 这篇文章,想写,又怕写。怕写起来就要回想不开心的事,再次痛苦。 没有关系,有任何反应,就欢迎它们都来吧。:) 先点...
    虫二宝宝阅读 900评论 4 9
  • 感恩存在, 借有助无,借明破暗, 借人修己,顺缘接木, 借假修真,借怨修恩。 看见发生,觉知因果,明确想要, 修成...
    欧阳赫瞳阅读 390评论 1 7
  • 泷江桥畔夜灯上, 白贝海鲜劝客尝。 葡萄美酒尽三觞, 真珠红滴满口香。
    海灵岛主阅读 183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