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经最羡慕的生活
清晨下楼散步,刚出单元门便迎面遇上同一栋楼另一单元的夫妇。他们退休不过两年,鬓角尚青,我便在心里把他们归为“中老年”——既已卸下工作,又未到暮年。
点头寒暄两句,便各自走远。
一路上,我都在想:这不就是我曾最羡慕的生活模式吗?
• 无需朝九晚五
• 每月有固定收入准时到账
• 时间完全自主
• 子女成家,远在他乡,无第三代需照料
曾经,每当生活被琐事撕成一地鸡毛,我就拿这幅画面当止痛贴。
可就在今晨,看见他们并肩而行的背影,我忽然明白:
人生最奢侈的,不是“以后再也不用……”,而是“此刻正在……”。
每一个今天,都是余生最年轻的一天;等那幅“理想生活”真正降临时,青春已悄悄退成回忆。
最好的日子其实就是今天。
等真到了“理想”那天,今天就成了回不去的青春。
02 烟火里的理想
今天在老家待了一整天。淘奶奶身边围着一群同龄的老姐妹,我们一家也就自然而然地跟这群老街坊混熟了。
A奶奶七十出头,有两儿一女。女儿嫁在本村,几乎天天回娘家报到;两个儿子在县城安家,逢周末便带着孩子回来看看。
A爷爷上午下地,下午钓鱼;A奶奶上午收拾院子,午饭后小睡,醒来就来找淘奶奶唠嗑。老两口没什么大钱,却也不紧巴,日子像田埂一样踏实、有准头。
B奶奶同样七十多岁。两个儿子在石家庄扎了根,事业顺遂,只是山高路远,一年难得回来几趟;唯一的女儿留在本村,成了她最频繁的访客。
B爷爷还在村里厂子做出纳,月月有固定进项;B奶奶上午串门,下午凑一桌麻将,输赢不过几块钱,却能天天买个乐呵。
穷富先放一边,单看“安稳”二字——两位奶奶都把寻常烟火过成了理想生活:儿女有下落,手里有余粮,身边有老姐妹,心里就不慌。
写在最后:
所谓的理想生活,从不是等来的远方,而是把此刻的烟火守好。把今天过好,就是给未来的自己留一条回头能看见光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