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散记

提起鞍山,人们可能很快会联想到鞍钢,的确,与以景取胜的黄山,以菩萨道场而闻名的普陀、五台、九华相比,千山的知名度并不高,但它却是佛教与道教共存之地,这在古迹中亦是少有的现象。

千山的特有景观是一尊由整座山峰天然形成的栩栩如生的坐佛,与乐山大佛、香港铜佛齐名为中国三大世佛之一。坐佛位于千山著名古庙“南泉庵”对面海拔三百米的山峰之巅,佛身高70米,肩宽46米,五官清晰,坐东面西,头下隐约挂有佛珠,身上有天然山洞形成的佛脐。

图片发自简书App

相传93年8月9日,鞍山佛教学会准备为大佛开光时,天空明朗,万里无云,然而,仪式即将举行时,天空由西向东飘来两朵祥云,细细辩认,却分明是观世音菩萨和脚踏倒挂彩虹的弥勒佛祖飘然而至。一时之间,众人皆以为奇,千山大佛亦因此香火日盛。

一路行过情侣松、东来紫气、福星高照、比翼双飞等景点,踏过了1369级台阶,我们终于来到了坐佛对面的山顶,信步迈入寺门,立即被设计者的精巧构思所叹服:正对寺门是一扇大大的窗,看过去,却恰是坐佛的正面,而窗的两则分别站立着增长天王、持国天王、名闻天王、了目天王,护卫着大佛,四大天王的脚下各踩两只恶鬼,取其邪不压正之意。

独具匠心的设计,端端地就增添了佛祖的威严。

寺庙外的侧壁上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载佛祖从出生、成佛至涅磐的过程。相传他的母亲拿耶皇后多年不育,一次在无忧树下小寐,梦见一孩童骑六齿白象而来,感应受孕,回娘家生产时,在菩提树下动了胎气,从左臂产下一子,此子落地后即能行走,一连走了7步,步步地涌金莲。

长至16岁,出游时,看到了老、病、死、修行四种现象,从其它三种现象中,他看到了困苦,独修行时神情安祥自若,于是,佛祖在菩提树下苦修6年,35岁那年成佛。

弥勒为未来佛祖,象征着新生、光明与希望,坐佛的发现使千山有望成为继五台、九华、峨嵋、普陀之后的第五大佛都圣地,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早在一千四百年前的北魏时期,千山就有了佛教徒的踪迹,明清时期,道教传入,从此,佛、道两教同居一山,成为东北佛道两教的圣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据导游介绍,龙泉庵就是佛祖当年做道场的地方。而我却一厢情愿地认为相比于庄严肃穆的乐山,眼前风景秀丽的千山更适合作佛祖小憩之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是一个不是很喜欢写东西的人,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就报了新闻专业,我的大学生活没有想象中的好,已经不想说那些个倒...
  • 其实真的觉得即使自己能独立完成项目,还有是太多太多学习的地方可以不断提高,毕竟如果重复写一些代码是没有意义的.虽然...
    蔡俊宇阅读 1,547评论 0 1
  • 文/飞翔的小猪 北京王府花园,埋头工作,忽听几声鹧鸪的叫声,一忽而过。不禁有几丝愁思。 京中有稔客, 有诗且把盏。...
    飞翔的小猪1阅读 1,781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