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带儿子去打预防针,在大厅等候之际,突然从打针室传来一阵尖锐的哭叫声:一个大约五六岁的男孩因为害怕打针,所以使出了浑身解数想逃脱:他扑打、尖叫、撕心裂肺地哭着。旁边是他一脸严肃的妈妈命令道:“不许哭!给我闭嘴!”于是那个孩子哭的更凶了。这时打针的护士也发了话:“如果你再哭的话,我就给你多打几针哦!”等孩子终于被按着打完了针,心中的气无处可撒,于是他就冲着外婆拍打哭闹。孩子妈妈看了,气更是不打一处来,她拿起孩子的长杆玩具就打了下去,还边打边骂:“你还敢打人!叫你打,我叫你打。”这一幕吸引了所有人驻足围观。
中国人自古情感就是内敛、含蓄的。集体文化中,我们很少被鼓励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当我们哭泣的时候,我们会听见:“闭嘴!不许哭!”“哭了对身体不好!”“哭泣会让家里倒霉。”甚至就连至亲去世,我们常常都会听见:“请节哀顺变。”
而面对孩子的哭闹,好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想去禁止。除了社会文化的原因,还有就是很有可能,在父母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也是这样被禁止表露负面情绪长大的,所以等他们长大做了父母,也不知如何去应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日本著名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他的《爱哭鬼小隼》里面以他自己为原型,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叫小隼的孩子,他爱哭又敏感。他感动时会哭,伤心时也会流泪。每当周围的朋友、兄弟姐妹笑话他是爱哭鬼时,他的妈妈却总是跟他讲:“没关系,男孩子也是可以哭的啊!”是啊,在听到这一句话的瞬间,小隼的心立刻就被一种浓浓的爱意包围了,他感受到了被理解,被爱。而我们呢,我们从小听得最多的就是“男儿有泪不轻弹”,“男儿流血不流泪”。我们总是被告诉应该表现得坚强有力,脆弱是不被允许去表露的。
那个在打针室里不被允许哭泣的孩子后来怎么样了呢?后来,他心中的恐惧和害怕被妈妈的打压抑制了下去,但他却是满脸恨恨的表情。可以想见,他和妈妈的亲子关系一定会大打折扣。
所以我想说的是,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想要去表达时,做父母的需要去接住孩子的情绪。想象孩子的负面情绪就是一盆水,而你就是一个巨型容器。当他要将坏情绪泼向你的时候,你需要去安稳地接住它们。你可以讲:“嗯,妈妈知道你很害怕,对不对?没关系,妈妈会陪着你的!”“看见你这么害怕,妈妈心里也很难受。”当我们感受着孩子的感受,跟他站在一起时,孩子心中的痛苦、难过便会减半。而一个能在家里很好地释放情绪的孩子,他会觉得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是容易被别人接纳的,他也将以更强的心理韧性去面对明天未知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