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道1968讲《黄帝内经》之“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9)”
接上文:
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郁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惟圣人顺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上节我们讲到:“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孔窍。”这几句和本次要讲的是连续的。我们知道,如果这个天不隐藏自己的德,使德泄露于外,自己自专其明,这就是所说的“天明”;那么就会出现日月失去光明的事情,日月如果失去了光明,也就失去了它们应有的作用,那么春夏秋冬四季就不存在了,昼夜寒暑的时令也就被废除了。如果这样的话,邪气就会伤害天地的孔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上面讲由于日月不明则四时不成,邪气就会伤害天地之孔窍。邪气伤害天的孔窍,就是所谓的阳气闭塞于上而不下降。邪气伤害地的孔窍就是地气昏冒其明而不上承。就是阳气闭塞,阴浊的地气上填而遮蔽上天的光明。阳气也是天气,也就是风热。地气也是湿,也就是云雾。风热伤害人则使人九窍闭塞;雾湿为病,在天就会使日月无光,在人就会使双目之光隐藏。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