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是真实的自己

激活神圣女性能量第81—10天

中外文学作品女性形象中,我比较喜欢《红楼梦》里的刘姥姥。

作为农村一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婆婆,纵然面对大观园诸多小姐丫鬟的嫌弃戏谑,她依然本色出演,用质朴无华的乡村俚语,表达自己卑微的嬉笑怒骂,那么自然酣畅,那么充满智慧。她的话语,有魔法般神力,即使穷的叮当响,一身土味,也可以成为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座上宾,而受到上下的一致欢喜……

她身上那种真实、率性、通透的人物个性张力,深深地吸引着我。

如果是我的话,我是不是会像林黛玉一样“处处小心,时时在意”,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哪敢像刘姥姥那般“轻易造次”,还时不时流露出“艳羡权贵”的样子。她不怕哪句话说的不妥当而让人家笑话,也不怕惹的哪位大神不高兴,她只是迎合每一个人都渴望夸奖的真性情,为了让贾家的每个人都开心,进而能与有权有势的富亲戚沾亲带故得到接济,摆脱生活困境。

刘姥姥这个文学形象,让我反观自己:

一面渴望真实表达,一面又害怕真实表达;

一面想得到帮助,一面又抹不开面说出来;

一面爱别人,一面又了伤人……

到底哪个是真正的我?又是谁限制了我真实的表达?

答案不言自明,除了自己,还是自己。是潜意识里的那个“怕”,怕被拒绝、怕露怯、怕遭来鄙视,让我活成了虚假又讨厌虚假的两面人……

突然想起李雪琴一个段子,大致意思是说:

她曾经不愿意求人,也不愿意别人求她。现在她不这么想了,别人来求她,恰恰说明她有能力被人所求;求别人也如此。

是啊,所有的怕和难,都是自己杯弓蛇影,自相惊扰,画地为牢自己设限。看透了怕的本质,接受一切过程,像刘姥姥一样“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其他,只要做就完了呗。

找回真实是自己,真实地表达自己,才能活出自己。

做真实的自己,到了把那个充满爱、智慧、力量和丰盛的自己活出来的时候了。

即刻启程,出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