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说到“坚持”这个事情时,笑来老师的观点非常的赤裸裸:
若是某件事儿你觉得需要努力、需要坚持才行,那这事儿基本上从一开始就注定做不成了......需要努力、需要坚持,说明你骨子里不愿意做啊!
而他进一步分析,如果对于某个事情我们需要靠坚持,其实潜意识里我们已经给这个事情植入了“痛苦”的情绪。
而摆脱的办法是:
无论做什么事情,在开始之前,都要想尽一切办法为这个事情赋予重大的意义,甚至多重重大的意义。
所以,这再次印证了他提到的:如果问题是锁头,那么钥匙(解决方案)必然不在锁头上。
而我的观点是,“坚持”这个词之所以给我们造成很大的迷惑性,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从古至今,我们的文化里都在不断宣扬“勤奋”的重要性。
“勤奋”当然是没有错的,但问题是,这个世界上很多概念都是带有语境的。至少,“勤奋”的隐含条件应该带有“正确”这个修饰词吧,也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是“正确的勤奋”。因为,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勤奋的方向就是错的,那么,“越勤奋”,带给我们的结果有可能是“越悲剧”。
对于有些人而言,当他们不断地去宣扬“坚持”做某个事情时,其实是在用“坚持”这个幌子,去掩盖他们思考上的懒惰。
如果在做一件事情前,不去分析这个事情背后的原理、所处的外界环境;不去分析做这个事情需要的各方资源;不去分析做这个事情的核心要点......那么,一味地“坚持”又有什么意义?
当我们习惯于用“坚持”去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时,扪心自问:我们是真的在为了解决问题而“坚持”,还是更多是试图在别人面前建立一个“坚持”的形象?抑或是更多在用习惯性的做法去讨好我们自己?
从这个角度而言,“坚持”只是我们达成目标的工具或手段,不要一不小心把“坚持”变成了结果。
现实世界里,有的人忙碌一生,在将死之前,还要为了片刻温饱出售自己的劳动力。而有的人,却早早地赚足了够用一辈子的财富,提前享受自己更多样化的人生。残酷的现实背后隐藏着什么?我无意去抬高取巧的人生活法,同样无意去否认努力的人生。但是,谁又能否认,前者在用一生“坚持”地重复着自己的体力劳动时,却不知不觉中沦为了金钱的奴隶。哪怕他稍微停下来思考一下:还有什么样的赚钱方式,有什么可以更好解决温饱问题的方式,结果也必然会有所不同。
“坚持”根本就不是核心问题。相反,我们应该学会适时地放弃我们的那些不当的“坚持”。而这需要勇气,需要高度的觉知,也需要持续的训练。所有的这些,绝对不比“坚持”本身来得容易。但是,我们却别无选择。毕竟,我们活着不就是为了不断地寻找生活的真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