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眼,已近不惑之年。
回首半生坎坷路,七分酸楚三分甜。
1
吃饱饭是我最初的梦想。
我是客家人,出生在海边的农村家庭。年少的我觉得最大的痛苦就是吃不饱饭,饥饿常伴左右。
我阿爸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他常对我说,我要努力读书,成为和我表叔一样的村小学的“公办教师”,端“铁饭碗”。
为了实现我阿爸的愿望,也为了吃饱饭,我拼命读书。放牛间隙在看书,捡柴火路上也在看书,有时候跟父母赶海也在看书。
我不是聪明的人,学习成绩一般般,特别是英语,总学不好。可是我喜欢读书,乐意花时间做练习题,甚至会产生读书能消除饥饿的错觉。
阿爸为了供我读书,想尽办法赶海攒钱给我交学杂费、补课费,风雨无阻。
穷人孩子早当家。年少的我深知父母的艰辛,不打架,也不乱花钱,一直踏踏实实学习。如果说,我的学生时代做过出格的事,就是和高中同班女生谈过恋爱,接过吻,初恋。
我的高考成绩没有达到一本线,我想复读。阿爸不同意我的想法,一是担心复读成绩不理想,二是贫穷的家庭还要支持弟弟妹妹读书。我填报了一个二本师范大学,顺利成了师范生。
2
我很穷,可我曾拥有如火的青春。
虽说师范大学学费相对其他大学的标准要低不少,但对于贫困的农村家庭,也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必须交得起学费才能读书。当年的助学体系远不如现在的完善,助学贷款指标很少。
我带上阿爸东拼西凑的三千元踏入师范大学校门,找班主任诉说了我家庭困难的实情。班主任是一位知书达理、美丽有爱心的老师。她介绍我加入了学校勤工俭学社团。我依旧保持艰苦朴素,衣服只卖批发市场的便宜货,吃饭不求好吃只求填饱肚子,领了勤工俭学补贴也不舍得加菜。
所幸学工处的老师同情我,帮我争取到了八千元的助学贷款,解决了我的学费难题。除了勤工俭学,我做过家教,买过公用电话IC卡,上街发过商家促销传单,向报刊投稿挣点稿费,还获得过助学金。
我的初恋女友也考取了同一座城市的医科大学。我们相互鼓励、相互依偎,一起走过了充实而美好的大学时光。
我的大学物质穷匮,却精神富有。有家人的满心期待,有师长同学的关心帮助,有自食其力的充实快乐,收获了亲情、友情、爱情,也收获了不少学生时代应有的学习荣誉。
3
分手了,不是我不爱你,我怕爱下去会无功而返。
毕业,我没能留在省城,也没回家乡,去了一个距离省城两百多公里的山城工作。
相比省城,小城市的环境条件差了很多。不过我总算成为了阿爸期待的“公办教师”,还是高中教师。看到阿爸欢欣的笑脸,我如释重负。
在山城,我安心教书育人,偶尔也在报刊上发点“豆腐块”,日子过得平静如水。转眼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可是,我和初恋的感情因为异地的距离越来越淡。
我曾无数次想放弃山城的工作,不顾一切投奔初恋。然而,我一次次把写好的辞职报告撕碎。我没有勇气放弃工作,又害怕失去爱情。
爱情的誓言终究败给了现实的距离。电话里,我们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诉说彼此的寂寞哀愁,互道祝福温暖话语……天亮了,我们心平气和地分手了。
正如周星驰电影台词,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失去爱情。我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如行尸走肉。
4
没了爱情,生活也要继续。
伤心痛苦之后,我回到了现实生活。我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工作,似乎只有工作才能让我忘记烦恼。我也继续热爱文学,热衷于投稿。
偶然的机会,我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跳槽。某局人事科通知我参加测试,局长看了我发在报刊上的文章,有意向调我到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
我傻头傻脑参加了某局组织的选录文秘的考试,顺理成章成了局长文秘秘书。
除了繁琐的办文办会,就是铺天盖地的汇报、讲话材料,我无暇顾及感情生活。
眼看身边的同龄人都早已成家生儿育女,家人急了,隔三差五电话催促我抓紧时间找对象。
经常有好心人给我介绍女孩子,最终无果。不是介绍的对象不优秀、不漂亮,也不是我装清高。我是真的忘不了初恋,忘不了和初恋女友在一起的感觉。
5
初恋纵然美好,也只属于过去。人总要面对和接受现实。
近而立之年的我,接受了同事介绍的对象。她是小学教师。她性格很乖巧温柔,对我也很好,每次领了工资给父母买礼物时,总不会忘了我。
我以为我们会顺利地结婚生子,厮守一生。第一次见家长时,我的梦想再次被现实击溃了。
她爸爸初次见我,便化身人口普查员,详细了解我家的情况,结论是我家很穷。紧接着,他又分析了我的工作,认为我的前途一般。接下来,他滔滔不绝地讲他的发家史和财富……
我承认,她爸爸讲的对,我的确是穷人家的孩子,我的工作也确实很普通。只是我明显感觉到,她爸爸看不起我,觉得我不配当他们家女婿。
为了挽救我们的感情,我尝试努力改变她爸爸的看法。除了努力工作,我加倍用心爱她、呵护她,主动买礼物上门跟她爸妈套近乎,抢着帮忙做家务……
坚持了好长一段时间,她爸爸对我的看法还是没有改变,聊天的内容不是左邻右舍的年青人多优秀,就是他家的生意有多大,甚至说了我的身高一般般。
我明白她爸妈的想法,他们希望女儿嫁个更好的人家。
6
我并非目不见睫之人。我对她爸妈也没有丝毫的怨恨。谁的父母不希望女儿过得更好。
我怀着万千不舍,选择了辞职,离开山城。我选择离开,不是不爱她,也不是懦弱。得不到父母祝福的爱情和婚姻,注定不会幸福。
离职后,我忍住痛苦。因为我的身后还有我的父母和亲人,还有我作为儿子的责任和义务。现实不允许我颓废。
后来,我考取了省城一个事业单位。过了而立之年,我遇见了我的另一半。为了有个安稳的家,我们一起吃苦,一起打拼,买了个小房子,办了个简单的婚礼,生儿育女,赡养老人。
我格外珍惜当下安稳的小日子,物质清贫却不乏天伦之乐。回首半生,吃过的苦,尝过的酸,全部化成了生活的甜。
人生如茶,苦后回甘。面对苦难,唯有坚持与奋斗,凌驾于苦难之上,才能品尝到生活的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