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发烧到底怎样区分,还动不动就打点滴?

确定了育儿类方向,但是还是不得要领,天马行空,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过也还好,至少是有得写。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礼拜感冒,刚刚痊愈,所以就想起一个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点滴森林”,就是中国人无论大人小孩,一旦感冒,有很大几率会去打点滴,无论需要与否,打点滴的坏处很多人都知道了,但是貌似,大家还是会听医生的话,动不动就给开几瓶点滴,就好像不打点滴就真的治不好感冒一样。为什么医生会热衷于开点滴药?利益驱动?真的希望国家能在这方面立个法就好了!

记得小的时候,因为爷爷是医生,所以他知道点滴的危害,所以我们病了,能不吃药就不给我们吃药,当然点滴,更是不会给我们打了。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感冒的分类及表现(资料来自专业医学杂志)

病毒性感冒:

发病率:90%以上

传染性:较强,经由飞沫传播

临床表现:体温38.0摄氏度以下,头痛、咽痛、全身不适,喷嚏、流清涕、眼结膜出血、咽后壁出血等卡他症状。

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中性粒细胞正常,淋巴细胞升高,大于30%;

细菌性感冒:

发病率:占极少数

传染性:较弱

临床表现:体温39.0摄氏度以上,全身症状重,扁桃体红肿、严重时有脓性分泌物;咳嗽、咯黄痰或“白豆豆”痰;

化验检查:白细胞总数高、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在30%以下;使用同样的退热剂,退热效果差,全身症状无明显改善。

为什么输液治疗感冒并没有什么用?

1、感冒病程一般约5-7天,吃药或输液只可缓解症状,并不能缩短病程。

2、90%以上的感冒为病毒性的,目前没有静脉注射的抗病毒药。输液治疗感冒,是在葡萄糖溶液中添加抗生素,对病毒性感冒没用。

人们认为“输液疗效好”的原因:

1、输入静脉中的成分绝大部分为生理盐水,可使机体补充大量水分,所以,每次输液以后人会感到“舒服”。

2、输液是药液直接输入到血管内,随血液循环被人体吸收,减少了胃酸对药物的破坏,效果比较直接,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并不会缩短病程。

宝宝一生病就输液的3大危害:

1、加重肺部负担

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不超过10毫微米,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药品进入血液后,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停留在肺里,致使肺形成纤维化,呼吸能力就会下降,同时可能影响全身氧的供应。

2、产生耐药性

常输液还有可能成为一种“输液病”, 与口服药物相比,输液的过敏反应概率更高、更易产生耐药性,导致以后再得同样的病,若不输液就不易治愈。

3、不良反应速度快

口服药物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过程比较缓慢,造成的不良反应较轻,一些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杂质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或过滤掉了。当静脉注射给药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又快又猛”地造成发烧、皮炎、皮疹等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休克或者死亡。

能吃药就别打针,能打针就别输液

若孩子出现中低度发热,精神状态比较好,可以在家里观察;

可使用温水洗澡、温水拭浴等物理降温法帮助降温;

当物理降温效果不好,孩子体温超过38.5度时,可给孩子服用退烧药,或根据症状选择相应的儿童感冒药。

如何给宝宝选择儿童感冒药?

1、咽痛、发热、肌肉酸痛,选用解热镇痛药扑热息痛------目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卫生部急性呼吸道感染(ART)委员会推荐首选。

2、咳嗽可选择氢溴酸右美沙酚,被WHO和美国FDA推崇使用。

3、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卡他症状,常用药物有伪麻黄碱和扑尔敏。

4、退烧:泰诺林、美林、臣功再欣、小儿退热贴、布洛芬混悬液

5、如果孩子感冒具有以上一种或几种组合症状,则具有通鼻、止咳、镇痛、退热作用的儿童感冒药是正确的选择。

注意事项:

(1)缓解感冒症状要尽量只吃一种药,针对症状选择含有相应治疗成分的药品。

(2)多个症状同时出现时,要针对症状选择含有相应治疗成分的复方感冒药。

(3)含有同类成分的不同感冒药不要同时服用,比如“艾畅”和“惠菲宁”,同时服用可致鼻粘膜减充血成分伪麻黄碱过量中毒,同时止咳成分右美沙芬也有过量可能。

(4)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严格把握药量。

孩子感冒后,出现哪些症状应去医院就诊?

1、出现发热症状,伴随精神状态不好,或咳嗽比较厉害;

2、高热(体温在39 摄氏度以上),甚至是持续的高热。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宝爸宝妈能有帮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