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我30岁了。
在我二十多岁的时候,我对30岁有一种特别的期待和恐惧,我怕我30岁的时候还是籍籍无名、一事无成,30岁对我而言是deadline。
在我二十八九的时候,我才慢慢找准了我的人生方向和定位,并且给自己做了一次十年的个人策划。我给自己画了一个光辉的蓝图,所以我变得自律了。我知道现在做的事情一定会在未来得到结果,有些事情不能去做,有些事情一定要去做。
我做的第一件事,瘦身,外表是第一名片,我不能改变我的五官,但是我可以改变自己的气质。第一要瘦,我用了三个月时间瘦了20斤。方法很简单,十个字:管住嘴迈开腿,早睡早起。每天清晨六点,起床去金鸡湖边跑步,晚上不吃或者少吃。
第二件事,读书。这两年我每年花在买书上的钱大概有一万,历史、经济、管理、人文、心理学都有涉猎。因为我需要顶层的知识构建我的底层思维逻辑架构,我做决策的时候不是拍脑袋去做而是有被验证过的知识去做支撑,我需要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做借鉴。还好,在这个信息化时代,知识越来越共享,书不贵,信息不难获取。只要花点时间和精力,你就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第三件事,选择朋友。我很少混圈子,也不是社交达人。我喜欢更纯粹的关系,谈感情那咱们就谈感情不要掺杂利益,作为朋友我可以倾听你的心声,可以帮你排忧解难,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如果谈利益合作,我第一考虑的时候我能为你带来什么,只有利益共赢才可对等谈判。当你足够优秀或者你做的事情足够有价值,你才可以接触到足够优质的资源。我不会和称兄道弟的人做兄弟,因为兄弟不需要说出来,兄弟要共同经历风雨。万丈红尘一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到今天,我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能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我知道自己一定能做成什么。
在这之前,我经历了被朋友欺骗,资金链断裂,经历了被最好的兄弟背叛踢出局。青春的热血被浇凉,如今在对人对事我不会光热情,更会保持理性和冷静。现在他们一个在牢里一个几乎不联系了。回过头来看,我不恨他们,相反我挺感谢他们的。因为只有经历这样的痛,我才能真正成长,而代价并不算特别大,我能承受。对他们,我希望你们以后的人生路可以善良一些,多为信任你的人考虑一些,因为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不是所有人都能靠自己再站起来。
今年3.18我的新工作室成立了,到目前团队快10个人,项目推进的都很顺利。
过来一起创业的小伙伴,我和他们说,不要叫我老板,叫我亚晨。你们都是优秀的人,有些人人年收入甚至五十万以上,你们的机会成本很高,我不要求你们打卡上下班,但是我也不希望你们浪费自己的时间。因为回过头你会发现,最值钱的是时间。每个小伙伴独立负责项目,你需要帮助其他小伙伴和你一起协同作战。比如我负责的定位、策划以及资源对接。我们的团队扁平化管理,所以团队氛围很好。虽然不是996工作制,而是每周四十个小时弹性工作时间,但是我知道他们背后花的时间和精力远远不止这些,因为每个人都要对结果负责。我希望我们团队的小伙伴每个人都能成长为超级个体,因为只有你们成长了,你们赚到钱了,公司才能良性运转下去。
我们的新公司叫“在即”,取自歌德的一句话:一旦开始,完成在即。我的第一家公司叫“一旦”,现在“在即”来了。我相信,她一定能开花结果。
公司目前的业务模块有三块。第一块是广告服务板块,包含品牌策划、短视频营销、新媒体传播这些。目前即将落地的业务体量已经达到百万级,养团队压力不是很大。第二块是媒体社群板块,主要包含苏州邦,目前抖音、微信粉丝量已经达到三十万,做这块业务主要是引流需求,即将上线的还有蜜糖会(知识女性社群)、红苏州(苏州网红号)、这一块主要是流量需求。第三块是独立出品的产品和项目,即将上线的有玫瑰酒(一款女人喝的白酒)、水果生鲜契约社。筹备中的终极项目是一款社交软件,这款社交软件是一个微信基础上的进化物种,用我们的价值观去重新定义社交和人脉圈,目前团队基本已经组建好。我不敢说它一定能做大,但是它一定是有价值有需求的。起码解决了微信、微博的很多痛点。我很期待它能带我们走出苏州,立足长三角,走向全中国。
也许有人会问,你这么家小公司这么多项目忙的过来吗?我想说,我们的模式和其他公司不太一样,每个人负责独立的项目、独立操盘、小伙伴们协同作战,这样效率会高很多。业务板块媒体、社群、产品相互关联,形成闭环,拥有自己造血的能力,而不是一家单纯的媒体广告公司。
创业是一件低成功率的事情,但是我相信只要方向不错,专注细分领域,坚持、坚信、坚韧,就一定能找到成功的方法。不忘初心,实干、利他。
在三十岁的今天,我第一次觉得我长大了。我可以对自己负责,对别人负责。我可以通过创业把我的价值观和精神传达出去。如果有人因为我变得更好了,如果这个社会因为我而变得更好,我觉得我就成功了。这是我创业的使命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