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主讲的文学写作课程讲义)
我们今天谈文学写作,写作大家知道,就是创作文学作品。什么是文学作品?那些算是文学作品呢?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一些新闻类作品等等。那么,科学论文算不算文学作品呢?法律条文算不算呢?介绍历史的教科科书呢?还有马列著作呢?还有一些文章,它们语言精彩见解独到,但体裁特征不明显,你很难说它是诗歌,还是散文,还是别的什么,那这种文章能不能算是文学作品呢?
文学作品,简单地说,就是具有文学精神(性质)的文章。没有这种精神的文章,那就不是文学作品(可能是应用文如公文,通知等等)。作家,就是文学精神的坚持者。
我们要写出合格的文学作品,就要在写作中贯彻文学精神。
应该说,只有理解文学,才能理解文学的精神。
文学是个教条般的概念。百度百科上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文字为工具(或者说载体),通过形象化的描绘表述,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或者对外在事物的看法的学问。话说得我们似懂非懂,我们怎么理解它呢……
我们不妨试着回顾文学的历史,看看它的前世今生,看看它到底从何而来,他经历了什么,错过了什么,试着探寻它的本质,领悟它的精神……
文学的产生有两个必备的基础,首先是语言,然后是文字。有了语言,人们才能通过各种音节形象地表达事物或发出指令,当然也包括情感;而在这之前,人们只能通过图画,肢体动作等其他方式来表达,它们当然可能是美术或舞蹈的起源,但不能发展成文学。有了语言,还得有文字,文字是一种记录事物的符号,社会在发展,事物日趋复杂,在还没有留声机的年代里,文字可以说是记录这么复杂事物的唯一靠谱的方法。好了,当语言与文字相遇的时候,文章便诞生了。
那么,文学究竟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我刚才说过文学的产生必须有语言和文字做基础,这是缺一不可的。那么大家都应该知道,现在发现最旱的成体系的文字是甲骨文,它产生于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四百年,那么文学的产生应该在它之后,距今也就不过两二千年的历史,对不对?对!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说到这里,我必须强调的是,我们今天要还原文学的发展历程,关键不在于字。文字只是一个载体,是一个用途很多的符号,实际上它早期其至并非用于记录,而是用于占卜,春秋战国以后,才主要用于写文章。可以认为,文字只是文章的躯壳,只是它成型和流传的工具,至于文字本身,它的造型,怎么写字,与文学没什么关系。文学的关键只在于语言,语言是文学的灵魂,作者想要传递的消息,要表达的感情,文章的形象与否生动与否,读者能否接受,能否有所共鸣,这次写作的成与败,都是看文章的语言。所以,我们写文章,评文章,要关注的也是语言。
我们探寻文学的源头,不必介意最早留下的文学作品是哪部,我们要关注的是流传下来的最早的语言是怎样的。口头文学,记录下的便是先民们最古老的语言,没有人知道这语言成型于何时,在没有文字之前,这些语言通过人们口口相传来流传,绝大多数己经被历史淹没了,留下来的只是少数。从内容上看,这些作品最早是一些近乎劳动号子式的民歌,在东汉赵哗编写的《吴越春秋》里,便记录了一段: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这首仅仅八个字的民歌叫《弹歌》,它记录下了远古时期吴越先民的狩猎生活。当时越王勾践向楚国射箭能手陈音请教弹弓如何制作和使用,陈音便引用了这首民歌,他当时是唱的念的我们不能知道,但词却是被记录下了。“断竹,续竹”是歌咏“弹”的生产制作过程。断竹,就是先将竹竿截断,然后“续竹”,用弦将截断的竹竿连接两头制成弹弓。短短四个字,一副“弹”便摆在了我们面前,虽是简单、粗糙的,但却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彗和聪明才智,也表明了社会文明的进步。有了“弹”,一场狩猎活动开始了:“飞土,逐肉”。一颗颗弹丸从弹弓中射出,击中了一只只猎物,人们欢乐地追逐着,满载而归。这首民歌的语言堪称精练,我们不得不佩服我们的祖先在那个刀耕火种,餐风饮露的艰难岁月里,仍能用如此简短、质朴,但却整齐,甚至韵律和谐的比两,记录下他们的真实生活,让几千年之后的我们能清晰体历当时狩猎成功的喜悦。这首民歌在今人看来也是相当成熟的,有形象而精炼的描写,能描绘出事情、表达出喜怒哀乐,有艺术上的韵律美,这便是文学的原始精神。
《文心雕龙》里称它为“黄歌断竹”,确认其为黄帝时代的“猎歌”。应该说,最早的民歌都是像这样“一言体”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所要表现的事物日渐复杂,又逐渐产生了二三言相杂的结构,再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四言或多言的民歌,最引人瞩目的便是《诗经》的《国风》部和屈原创作收集的《楚辞》。
《诗经》是中国汉族文学史卜最早的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主要是黄河流域。《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国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意思是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和史诗,它们都是诗乐不分的。
民歌收录在《诗经·国风》中,一般地说,它们表现的还是各地普通民众的心声。虽经过贵族加工,但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比纯粹出于利会上层的《雅》、《颂》广阔得多,生活气息也更为浓厚。而且,除了出现多言诗,《国风》中还创造性地出现了“赋”、“比”、“兴”三大表现手法,这是艺术上的一大进步。
实际上在《国风》里,一首民歌就是一个故事,我们常常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句子,往往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故事和本意,比如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说什么的?这就是《国风》让人百读不厌的原因啊。
《诗经》(尤其是《国风》)里的诗歌多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与之不同的是《楚辞》,《楚辞》里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神话故事;它是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鼻祖,《楚辞》则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楚辞》的文学意义,简单地讲,由于在题材和思想上限制较少,大多借由对神话和传说的描写表达鲜明奔放的思想情感,所以艺术技巧更加细腻精彩,比喻、象征、起兴等表达手法得到很大的发展与运用。大家熟知的《离骚》,便是《楚辞》的代表作;当然,还有《九歌》。
同时代通过口口相传留下来的还有大量神话,主要收集于《山海经》和《淮南子》中,这些神话的描写手法也十分出彩。
同世界上的任何古老民族一样,中国民歌是在先民们的原始狩猎、祭祀、婚恋、放牧等活动中萌生并逐步流传起来的。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学是劳动创造的,但这种观点并不准确,劳动没有创造文学,是人创造了文学,是我们无数思想自由的先民在劳动或生活中最纯粹的喜怒哀乐发泄需要或生产娱乐需要创造了文学。无论是《关雎》还是《山鬼》,表现的都是最质朴而自由的情感和人类与生俱来的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毫无疑问,这些先民是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作家。尽管这些作品当时只能通过口口相传,尽管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已淹没于历史长河中,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思想与价值。文学本应是属于作者个人的,能形象地表现出事物,从而表达出作者本人的看法和喜怒哀乐,从而解放感情,释放生命活力,打破现时的局促,拓展了个人的精神空间,就己经是成功的写作,就已经实现了写作的初衷。至于能不能流传,那是别人的事。
事实上,当语言遇上文字的时候,也就是文学正式诞生的时候,文学便分化了,产生了平民立场和贵族士大夫立场这两条路线。文学本该是个体或群体的自由的歌唱,但文学与文字结合的第一个代价便是失去了创作自由,因为可以说直到解放初期,绝人多数中国人是不识字的,中国的文字几千年来一直是在大雅之堂,被贵族和统治者牢牢操纵的。平民的歌唱,只能由贵族或士大夫间接记录,所谓的平民路线往往反映的也不是平民百姓的真实心声;当然,贵族们也不可能随意创作,他们被统治者监视,必须站在他的立场,为之服务,或歌功颂德,或出谋划策。从那时起,文学己经不可能自由表达感情了。以普通民众真实心声为基础的口头文学,因为正统文人的不屑,渐渐地卑微卜去,转而深深植根于老百姓的心中,有的继续以口头形式流传,因为它拥有最为宽广肥沃的文学土壤,多年来不断发展、流传和繁荣。而贵族和士大夫的文章则在文坛上熠熠生辉起来。
文学史说到这里,相信人家已经对文学和文学精神有了高屋建瓴式的理解了。总结起来有以下两点:
1)文学创作的目的是作者表达自己对事物的个性化看法和情绪,从而解放感情,释放生命活力,打破现时的局促,拓展了个人的精神空间;在文学中,作者有自由表达自己看法的权利,品读者也有独立解读和评论该文学们品的权利。
2)文学作品的优劣在于表达出的感情是否真实有个性,以及作品的语言是否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性,是否能给读者(包括作者自已)以理解和品味的余地。
概括讲,文学精神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释放出个性化的看法和情绪”;一句话:文学就是人学。文学就是以人为本以作者为本,这一点,从我们文学社的会徽里己经体现得明明白白了。
无论文学作品的形式如何变换,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读文章或写文章,主要关注的都是这两点,这是大家一定要烂熟于心的。另外强调一点,艺术作品是允许虚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