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常有这样的人,时时刻刻关注身边所有可以被关注的东西,而且非常害怕竟然有被自己漏掉的。具体表现就是,时不时刷微博,看朋友圈,关注明星婚姻状况,讨论美国大选,关心国际形势…没有办法长期集中观察,不能长期深入思考,注意力始终放在周围发生的每件事上。这样的人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原本可以有过去和将来。对于他们来说,只有一个没有前后对比的现在。
之前我们讨论过,一个人的最宝贵资源是他的注意力,它是我们有产出的唯一资源。你的注意力放在哪,收获的就是哪方面的思考。时刻关注身边发生的一切,忍不住打开微博,新闻看最近发生的好玩故事,注意力被这些嘈杂的信息所吸引,输出的自然是一堆糟粕。
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是:这部分人对于安全感的过分追求。担心有什么新奇的事情自己不知道,哪个网红火了我不懂,又有哪个网络词汇火爆了朋友圈,和朋友聊天没有这些谈资…很多行为不是自己主动产生的,有时候是被动进行的。朋友们在聊这些内容时,我们也会不自觉的参与进去,不懂就百度,然后就沦陷了。我喜欢打球,对于nba的新闻也是非常关注。有时候玩着手机,突然就打开浏览器,搜索nba方面的新闻看,等大脑反应过来,十几分钟已经过去了。这些不一定出自于本性的行为,并没有使自己意识到,生存在这种模式有什么局限,有时候就如同动物一样,就那样被困在永恒的当下。(双眼长在两侧的低级动物,时刻观察着身边的一切,没有盲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几乎所有的进步都是放弃了部分安全感才可能获得的。虽然我们的眼睛已经失去了全视角的功能,但现代科技的发展却又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时刻了解全世界发生的一切,它把我们的视野拉长到几千公里以外,更多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信息充斥着眼球。
本来可以有机会集中注意力观察思考的我们,又因为害怕错过各种实时信息,娱乐八卦又回到了这种“全视角”状态。为了追求所谓的“不被时代抛弃”的安全感。
不仅仅是时刻关注身边信息的安全感;还有顺从父母的期望,顺从父母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完全依赖其他人生活的安全感;害怕失败,不肯行动的安全感;过分依靠自己,不肯信任别人的安全感…等等,这些都是阻碍我们成长,无法深入思考的元凶。
我的父母是70年代初的人,参加工作时是90年代,那时的他们追求铁饭碗,有个国家编制的工作,能让全家高兴好一阵子,觉得以后有着落了,有国家养着,还担心什么。因为害怕不稳定错过的机会也数不胜数,几十年来在那个乡下地方教书,工资一加再加,现在也不过几千元。唯一的骄傲就是,稳定。同时代的亲戚们,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混上国家编制,只能自己做点小买卖,差点的也在省城买了房,牛逼的因为做了房地产,早就把房买到国外了。这里并不是说物质基础决定成败,也不是说冒险放弃安全感才有出路。而是:追求百分之百的安全感,肯定会把自己困在永恒的当下。
因为看上一时的稳定工作,不仅仅错过了无数改变命运的机会,更失去了奋进,向上的人生态度。一时的满足,短时间的稳定,换来的可能是一生的平庸。这样的买卖真的挺不划算。
我们必须放弃一部分安全感,才能深入长期的观察,思考。我们的时间和注意力转瞬即逝,所以千万不要把它们浪费在迅速贬值的信息上去。想想罢,上个月关注的热点信息你还记得多少,前段时间红爆的网红人物你还会和朋友讨论嘛。但就是这些一个月甚至一两个星期后就无人关心的消息占据着你现在的大部分时间。未来来自于现在的积累,积累的这些糟粕信息又能对我们的未来带来什么改变?
马云说过,信息化时代的信息是爆炸了,但人类总体的智慧并没有增加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是不会那么轻易得到的,这些垃圾信息和我们放弃不了的安全感让我们无法深入的思考,无法学习真正增强技能的知识,无法着眼于真正存在的机会,摒弃这方面的部分安全感,才能把珍惜的注意力拉回来,把时间都放在个人的成长上面。
我们常常说一个人“大智若愚”,拥有大智慧的人看起来有点愚钝。其实,反过来思考,“大智”有可能是“若愚”的结果,因为知道注意力有限,选择在一方面“若愚”,可能就决定在哪些方面会产生“大智”。不把关注点放在别人身上,专注于自身的提高,愚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过度追求每一步都在自己的可控范围内,是不敢开始的最大障碍,没有人能够一开始就做好,想要找个万无一失的解决方案,而迟迟不愿开始,最终错过机会。有时候放弃部分安全感,快速落地执行,可能是比任何计划都更为有效的手段。
总结一下:
001我们追求的安全感(稳定)恰恰是人生最重的枷锁。
002全视角让人难以深入思考,被困在永恒的当下。
003稳定的工作恰恰是最不稳定的,信息在爆炸,社会对人的要求也在爆炸,跟随时代发展自己才最稳定。
004放弃部分安全感,不孤立地行动,选择与他人合作,补足失去的那部分。
005以个人成长为关注点,不过分关注他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