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回头无岸》

(本故事纯属虚构)

      深秋的泰晤士河畔,天色灰蒙,细雨如织。沈书瑶踏出图书馆时,天色已近黄昏,小雨淋湿了她卡其色大衣的肩头,一股潮冷感随之而来。忘记带伞还不是最糟心的,真正刺痛她的,是手机上林家俊那条微信:“我卖房供你读书的钱,你都用来跟人开房了吗?”字字如刀,直戳心口。她瞬间失了方寸,放下书,慌乱的从图书馆冲了出来。

      雨水顺着古老的石壁蜿蜒而下,像无数条冰冷的蛇。此时的沈书瑶害怕极了,她无力地靠在冰冷的石柱上,浑身发冷,想起了那些远去的日子......

      沈书瑶出生在山东一个普通农家,下面还有一个上初中的弟弟。在杭州读大学时,她认识了林家俊。林家不是大富大贵,倒也殷实。那时的沈书瑶不是班里最漂亮的女孩,小眼睛,瓜子脸。但身段窈窕,婀娜多姿,丰满的恰到好处。每每从楼道走过,总能吸引不少男生的目光。林家俊便是其中之一,时长对她嘘寒问暖,一来二去,两人便走到了一起。

      沈书瑶骨子传统,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嫁入林家,想着先安顿下来在找工作。可还没等她开始找,就怀了孕。不过三两年光景,她成了全职太太。眨眼间,女儿图图已经三岁了。

    杭州城西的老小区总是浸润在江南特有的湿润里,梅雨时节,墙根爬着青苔,晾衣绳上的衬衫滴着水,连空气都显得温柔。林家的灯总比邻居家亮得晚些,傍晚时分,常能看见林家俊拎着活鱼和嫩笋回来,进门就喊 “图图,爸爸回来啦”,女儿便屁颠颠跑过来抱住他的腿。沈书瑶则在厨房擦着手笑,抬手关掉抽油烟机,顿时飘出糖醋排骨的甜香。

      原本,日子也可这般细水长流的过下去。连婆婆都说,“别去工作了,让家俊挣钱养家就好。”可沈书瑶心里总有些不甘。加之林家俊公司越来越忙,应酬不断,喝醉了就变了个人,言语间常带着“我养你”的轻慢。这是沈书瑶最难以忍受的,甚至在夫妻亲热时,她也不自觉地生出几分厌恶和敷衍。看,人的情绪就是这样奇怪,一件事,足以影响所有事。这些变化,林家俊不是没有察觉,只是从未当真。

      “家俊人踏实,对你又上心,你这日子真是没得挑”。母亲常在电话里这样念叨,每次,沈书瑶都咬着牙附和,眼神却不自觉地飘向窗外的高架桥,那里车流不息,像极了她心底按耐不住的渴望。

      有一次林家俊加班很晚,回来时见她独自坐在沙发上,落地灯的光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他问怎么还没睡,她轻声说 “等你呢,英国格林威治大学有个社会学项目,我想试试。”声音不大,却让林家俊手里的钥匙“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

      “英国?留学?”他一时不知所措,但还是同意了。他知道沈书瑶的性子——平时不争不吵,一旦决定什么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那天夜里,他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

      除了现在住的这套房,城东还有套小户型,是早年父母帮衬买的,本打算留给女儿做保障。可看着沈书瑶熬夜咨询留学事宜的样子,他还是决定卖掉,主要是为了让她开心些。这两年,她像是产后抑郁一般,敏感易怒,时不时跟他发脾气,不像从前那么温柔了。

      临走前一晚,图图抱着她的脖子哭,“妈妈什么时候回来”,沈书瑶眼圈红了:“等你放暑假,妈妈就回来陪你”。林家俊在卧室默默帮她收拾行李,拉链合上的时候,若有若无地传来一声叹息。

      机场候机厅里,图图还抱着她的腿嘤嘤啜泣。女儿始终是他最柔软的牵挂。她一把抱起孩子,发狠似的在女儿脸上亲了又亲。候机厅的空调冷得让人小肚子疼,用来遮掩黑眼圈的墨镜,不知怎的被图图碰落在地。沈书瑶慌忙弯腰去捡,林家俊轻声道:"看你笨手笨脚的,去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

      多么温馨的一幕啊——任谁也难把这个温柔体贴的男人和“家暴”二字联系起来。然而现实是,林家俊确有暴力倾向,特别是酒后,完全变成另一个人,打人、摔东西。沈书瑶左眼的黑眼圈,就是半月前他醉酒后拉床上,她扶他清理时被打的。可一旦酒醒,在外人面前,他又变回那个温文尔雅的南方男子。

      在英国的日子里,沈书瑶每日穿梭于校园与图书馆之间,忙碌而充实。白天听课、泡图书馆,晚上回宿舍泡一壶龙井,追剧、看书,和女儿视频,生活规律而平静。

      直到在一次华人社会活动研讨会上,她遇见了何瀚渊。

      他是南华工程大学的博士生,公派至格林威治大学交流,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发言。一袭白衬衫,金框眼镜,言语从容,逻辑缜密。沈书瑶在台下望着,心里那点属于女硕士的矜持与骄傲,被熨帖得服服帖帖。她暗叹:能读博还能公派,算是个有本事的男人。

      她是典型的北方女子,传统、婉约、内敛,像一株需要精心养护的兰草。与林家俊的感情,是四平八稳、是水到渠成,平淡的泛不起一丝涟漪。何瀚渊的出现,犹如一颗石子投入了静湖。

      研讨会后的晚宴,他端着红酒走来,主动与她攀谈,说的不是艰深学术,而是她论文里一个不起眼的观点:“很有灵气。”他的目光透过镜片,带着欣赏,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让她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那之后,他们的接触逐渐多了起来。他以前辈身份指导她文献,能量颇大的何博士在学校附近借了间小公寓,常邀请她和其他留学生联谊。他成熟、博学、风度翩翩,更重要的,他懂得她那些无法言说的孤寂。

      那段时间,林家俊和图图的电话依然每晚准时,关切琐碎而踏实,却像隔着一层毛玻璃,模糊而遥远,又像脚上痒痒的厉害,他搁鞋子外边轻轻挠。

      沈书瑶知道自己走在危险边缘。她恪守礼仪,与何瀚渊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但有些情愫,如潮水般,悄无声息暗自滋长。

    一个周五的夜晚,明月高悬,倒不比国内的漂亮。沈书瑶和几个留学生来到何博士的公寓。客厅北侧挂着一幅仿制的《维纳斯的诞生》,贝壳状画框镀着金边,在暧昧的灯光下流淌着迷人的光泽,为房间凭添了几分浪漫的氛围。何博士亲自下厨做了清蒸鲈鱼,蒸鱼豉油的香味弥漫在空气中,让沈书瑶想起了家乡的梅雨季节,待几杯波尔多红酒下肚,心中涌起一股别样的温暖。

      联谊会结束后,其他华人同学陆续离开,窗外雨声淅沥,公寓里只剩下他俩。咖啡机嗡嗡的磨豆子声,为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一丝别样的韵律。何瀚渊递来一杯热咖啡,手指不经意相触,微小的电流窜遍全身。她抬头,撞进他深不见底的眼里,那里没有了平日的理性,翻滚着让她既害怕又渴望的东西。

      “书瑶”他声音低哑,像叹息,“你知不知道,你安静思考的样子,美的很动人,像从唐代古画里走出来的。"

      “啊?你想说我胖吧。”书瑶假装嗔怪道,试图用玩笑来掩饰自己内心的慌乱。沈书瑶一直以为自己足够清醒,从杭州跑出来,是为了追求自由觉醒,实现女性独立自主。她读过《第二性》,论文里写满了对父权制的批判,自认为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清晰的自我认知。

      “天地良心,你自己不知道你有多美。讲真,你的身体是很美,但相比身体,我更欣赏你的灵魂,你先生根本不理解你的灵魂。”何说道。

    沈书瑶还在想博士就是读书多,口气像沈从文写给他老婆的情书那般肉麻。可还没待她说,何博士那双布满青筋的大手,便紧紧地把她搂住。他的呼吸烫着她的耳垂,让她的身体微微颤抖。而她却鬼使神差地感受到一种莫名的安全感。此刻,窗外恰巧划过一道闪电,耀眼的光芒让他的瞳孔在电光中收缩,看起来像某种危险的猫科动物,而书本上那些铿锵的理论,一瞬间苍白无力。

      没有更多的动作,只这一句话,和那个炽热的像是要将人融化的眼神,击碎了她所有勉力维持的防线。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她想起了这句话,心里是巨大的恐慌,和一丝堕落的快意。

      那层窗户纸捅破后,便是火星撞地球、宇宙大爆炸。

      何瀚渊像是打开了女人身上某个开关,沈书瑶则彻底沉沦。他带着她,探索着从未涉足的情感与身体秘境。在他狭小的公寓里,窗帘紧闭,隔绝了异国的天空,也隔绝了过往二十多年遵循的所有规则。他引领着她,而她像一块干涸太久的土地,贪婪吮吸着每一滴雨露。道德?她当然想过。可身体先一步投降。那些从小被教育的廉耻,在汹涌的本能和极致的欢愉面前,土崩瓦解。

      沈书瑶变了,变得连她自己都陌生。

    她会跟着何博士连夜开车去芬兰,在零下二十度的雪原看极光;在巴黎铁塔下合影,在罗马街头吃冰淇淋,甚至还像《卡萨布兰卡》歌词里那样在夏日的车里缠绵。她沉迷于这种新鲜,不再每天与林家俊视频,总借口功课忙,连女儿生日也只是匆匆发条语音。

    她还会在人前,因为他一个暗示性的眼神而脸红心跳;会在他公寓的厨房,听凭他从身后拥住,任由他的手四下游走。何瀚渊说,他小时候缺少母爱,要把手放到她胸脯上时候,他才安心、踏实。她对他,倒也像母亲宠溺孩子般,心甘情愿信他这一切鬼话。与其说是满足他,不如实诚的承认,是自己也需索,像是解锁了生命的秘钥。

      有次何瀚渊带她见朋友,有人问 “这是你女朋友?”,他没否认,她也没解释,只是低头微笑。

    情到浓时,覆水难收。沈书瑶在这种疯狂的爱欲中逐渐迷失了自我, 理性试图挣扎,但身体和情感早已背叛,像萧敬腾那首《我要怎么说爱你》里唱的,向着那危险的深渊急速坠落。

      与林家俊的视频越来越短。屏幕那头的关切成了沉重负担。林家俊会告诉沈书瑶,女儿图图今天又学会了什么新本领,图图那稚嫩的声音和可爱的笑脸,像一把把尖锐的刀,刺痛着沈书瑶的心。看着老公、女儿,她内心被愧疚和一种隐秘的、无法言说的兴奋撕扯着。她知道自己错了,无论是传统对女子贞德的要求,还是现代关系里忠诚的底线,她都错的离谱。而且她也知道这样下去早晚要坏事,可何瀚渊指尖的温度,唇间的气息,那种灵魂与身体同时被点燃的战栗,让她如同染上毒瘾,像一部梁朝伟主演的电影里女主角那般,沉沦于爱欲而无法自拔。从最初的犹豫到后来的放纵,她把当初对家庭的责任,抛到了九霄云外。

      在这间充满爱欲的公寓,褪色的玫瑰窗帘滤出昏黄的光。他的吻落在她脊背的凹陷处,像点燃一串隐秘的灯盏。她望着天花板上剥落的金箔,突然理解那些飞蛾为何要扑火。

    “我们会被世人唾骂的。”某个清晨,她看着枕畔他眯眼的侧脸,轻声说。

    他闭眼轻笑:“那就一起沉沦。你别说,这一刻,咱俩倒有点像渡边淳一笔下那对殉情的鸳鸯。”

    “能一直这样就好了。”她喃喃道。

    “没事,我虽然半年后回国,可你再有两年多也回去了呀。”

    “想什么呢,回去我们还能像现在这样吗?”她声音带了哭腔。

    “事在人为,事在人为。”说着又将女人抱在了怀中。

      眨眼,何博士要回国了。

    沈书瑶舍不得,便以探亲为由送他回国。回来后,林家俊对她百般疼爱,可她只待了一天,就说要带图图去上海迪士尼。这一去,就是一周。

      你道她为何带孩子去上海?只因何瀚渊的家就在上海。

      就这样,这对冤家在上海做着最后的告别。最疯狂时,她趁着女儿午睡,在儿童房隔壁与何博士私会。迪士尼小熊玩偶滚落在地,玻璃眼珠无辜地望着他们。负罪感如春药,让她沦丧到极致。

      “离婚吧”,何瀚渊吻着她的锁骨,“我们才是天生一对。”

    她总是敷衍。不是舍不得林家俊,而是害怕,至于怕什么,她自己也不清楚。她在两个男人之间走钢丝,既贪恋偷情的刺激,又舍不得婚姻的庇护。

      回杭州不久,她又借口要去深圳做社会调查。林家俊从她的冷淡中嗅到了什么,一个月后,沈书瑶再次飞往伦敦。

      时间真如吴站长所言,像头野驴啊,转眼,书瑶要毕业了。

    命运的轮盘不会因为她的逃避和挣扎而停止转动,她背叛家庭的代价终于如暴风雨般汹涌袭来。

      这便回到了开头讲到这个有些阴沉的下午,沈书瑶像往常一样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准备撰写论文。突然,手机的震动打破了宁静,她拿出手机,看到是林家俊发来的语音微信。当她点开一条条语音,霎时间如五雷轰顶,她的世界崩塌了。

      “微博上的PPT,你看了吗?”林家俊的声音冰冷而愤怒,像一把把带冰的箭矢,让她万箭穿心。沈书瑶的手开始颤抖,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她急忙打开抖音、微博,映入眼帘的是热搜第一的词条:#PPT举报出轨博士#。她的心跳陡然加快,手指颤抖着点进去,眼前的内容让她惊恐万分。是她与何瀚渊所有的开房记录、露骨聊天、亲密照片,有极光下的吻及塞纳河畔的牵手等等。甚至她的HPV诊断书,白纸黑字印着“高危型病毒感染”。每一页证据都像一记耳光,狠狠凿在她脸上。

      林家俊最后一条微信是:“女儿问我,妈妈为什么和别的叔叔抱在一起。你说,我该怎么回答?”下面附着一张照片,是图图坐在堆满乐高的房间里,眼睛哭得通红,怀里紧紧抱着那个曾掉地的迪士尼小熊玩偶。

      雨更大了,无情的敲打着图书馆墙上维多利亚时代的彩绘玻璃,像无数根指责的手指。街灯渐次亮起,她的影子在古老地板上拉得很长,如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

      手机又震,是何瀚渊:“学校找我谈话了,暂时别联系。”

    连告别都没有,这就是那个她曾认为有本事、会同她共度余生的男人。

    雨停了。夕阳似血,从云缝钻出,把图书馆外墙的彩绘玻璃映得斑斓如教堂。沈书瑶望着玻璃上圣徒悲悯的眼睛,忽然顿悟一句佛家俚语: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这一切皆为爱欲,她自己认。

      这一刻,她想皈依基督教。因为基督教说,无论多大的过错,只要真心忏悔,上帝必会宽恕。她双手合十,置于胸前,虔诚悔过:“主啊,原谅这罪恶的一切吧!”

2025.9.30


作者简介:余政兴,青年作者,发表文章数十篇。关注我,和你一起共同成长,努力和突破,成就更好的自己。

喜欢作者,请转发、分享、点亮,你的认可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

往期作品请点击下面蓝字:

你知道户晨风为什么被封吗?

张二水的爱情故事

短篇系列小说:《张二水:幸与不幸》

年轻人的出路到底在何方!?

一位盲人朋友一碗羊肉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